-
不测之祸[bù cè zhī huò]
-
[ bù cè zhī huò ]
测:揣度,预测。无法揣测的祸患。多指牢狱或杀身之祸。
- 出处《三国志·魏志·陆凯传》何以专为佞邪,秽尘天听?宜自改厉。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
- 示例先生几蹈~。★清·汪琬《送魏光禄归蔚州序》
-
不测之忧[bù cè zhī yōu]
-
[ bù cè zhī yōu ]
指意外的祸患。
- 出处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自太平兴国以来,至于咸平,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示例郎君若自恃其勇,好杀不已,将来必犯天道之忌,难免~矣。★《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
不测之罪[bù cè zhī zuì]
-
[ bù cè zhī zuì ]
指大罪,死罪。
- 出处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示例莫非朝议以我前罪尚轻,又加以~么?★《好逑传》第十三回
-
不茶不饭[bù chá bù fàn]
-
[ bù chá bù fàn ]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害的我不茶不饭,只是思想着你。”
- 示例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满口儿何处诉愁烦。★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秋江送别》
-
不差毫发[bù chā háo fà]
-
[ bù chā háo fà ]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出处唐·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
- 示例无
-
不差毫厘[bù chā háo lí]
-
[ bù chā háo lí ]
不差一毫一厘。
- 出处宋·李昿《太平广记》一百五十八郑引《玉堂闲话·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 示例无
-
不差累黍[bù chā lěi shǔ]
-
[ bù chā lěi shǔ ]
一点一滴都不差。累黍: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权经重者不失黍累。”
- 示例无
-
不差上下[bù chā shàng xià]
-
[ bù chā shàng xià ]
不分高下,差不多。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 示例这个一向坚实乐观的汉子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一点抓拿没有。★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
不臣之心[bù chén zhī xīn]
-
[ bù chén zhī xīn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出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 示例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
不成器[bù chéng qì]
-
[ bù chéng qì ]
比喻没出息。
- 出处《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 示例这厮~,如何却在这里。★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