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无二价[shì wú èr jià]
-
[ shì wú èr jià ]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 示例子胥治国五年,日月重明,~,猫鼠同穴,米麦论分,牢狱无囚。★《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
示贬于褒[shì biǎn yú bāo]
-
[ shì biǎn yú bāo ]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 示例无
-
事败垂成[shì bài chuí chéng]
-
[ shì bài chuí chéng ]
事情在快要办成时,失败了。
-
事半功百[shì bàn gōng bǎi]
-
[ shì bàn gōng bǎi ]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
事半功倍[shì bàn gōng bèi]
-
[ shì bàn gōng bèi ]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示例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的效果。(邹韬奋《经历·前途》)
-
事倍功半[shì bèi gōng bàn]
-
[ shì bèi gōng bàn ]
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示例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
事必躬亲[shì bì gōng qīn]
-
[ shì bì gōng qīn ]
事事都要亲自去做。躬(gōng):亲自。
- 出处《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 示例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
事不关己[shì bù guān jǐ]
-
[ shì bù guān jǐ ]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 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 示例~,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
-
[ shì bù guān jǐ , gāo gāo guà qǐ ]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 示例无
-
事不过三[shì bù guò sān]
-
[ shì bù guò sān ]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 示例太公叫媳妇~,又有人来得不好。”★《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