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搜索

不避斧钺[bù bì fǔ yuè]

[ bù bì fǔ yuè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 示例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故今日~,直言苦谏。★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不避艰险[bù bì jiān xiǎn]

[ bù bì jiān xiǎn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 示例

不避水火[bù bì shuǐ huǒ]

[ bù bì shuǐ huǒ ] 指不畏凶险。

  •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示例

不避汤火[bù bì tāng huǒ]

[ bù bì tāng huǒ ] 指不畏凶险。

  •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 示例

不便水土[bù biàn shuǐ tǔ]

[ bù biàn shuǐ tǔ ]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 出处
  • 示例

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

[ bù biàn shū mài ]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 示例世间也尽有~的人。★郭沫若《银杏》

不辨菽粟[bù biàn shū sù]

[ bù biàn shū sù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出处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示例

不辨真伪[bù biàn zhēn wěi]

[ bù biàn zhēn wěi ]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出处三国·魏·曹植《当墙欲高行》馋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差别,不辨真伪。”
  • 示例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不辩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

[ bù biàn shū mài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 示例

不步人脚[bù bù rén jiǎo]

[ bù bù rén jiǎo ]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 出处明·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 示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