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箑夏裘[dōng zhá xià qiú]
-
[ dōng shà xià qiú ]
比喻不合时宜。
- 出处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 示例无
-
冬扇夏炉[dōng shàn xià lú]
-
[ dōng shàn xià lú ]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
- 示例无
-
冬温夏清[dōng wēn xià qīng]
-
[ dōng wēn xià qīng ]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示例无
-
冬温夏凊[dōng wēn xià qìng]
-
[ dōng wēn xià qìng ]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 示例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真佳况。★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一)》词
-
董狐之笔[dǒng hú zhī bǐ]
-
[ dǒng hú zhī bǐ ]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示例《曾国藩》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王闿运也扬言,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他要秉~,不溢美,不饰恶,为湘军存一信史。
-
董狐直笔[dǒng hú zhí bǐ]
-
[ dǒng hú zhí bǐ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示例无
-
动不失时[dòng bù shī shí]
-
[ dòng bù shī shí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 示例无
-
动荡不安[dòng dàng bù ān]
-
[ dòng dàng bù ān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 示例无
-
动荡不定[dòng dàng bù dìng]
-
[ dòng dàng bù dìng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 示例在~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这个良好习惯。
-
动地惊天[dòng dì jīng tiān]
-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示例夺魁喊声竟起,~怒似雷,天赛比。★明·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三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