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搜索

露宿风餐[lù sù fēng cān]

[ lù sù fēng cān ] 见〖风餐露宿〗。

  •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 示例他离开家后,~地赶路,十分辛苦。

露往霜来[lù wǎng shuāng lái]

[ lù wǎng shuāng lái ] 比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 出处
  • 示例

露尾藏头[lù wěi cáng tóu]

[ lù wěi cáng tóu ]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 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 示例我虽然句句的~,被你二人层层的寻根觅活,话也大概说明白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露影藏形[lù yǐng cáng xíng]

[ lù yǐng cáng xíng ] 躲躲闪闪貌。犹言藏头露尾。

  • 出处
  • 示例

露纂雪钞[lù zuǎn xuě chāo]

[ lù zuǎn xuě chāo ] 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同“露钞雪纂”。

  • 出处
  • 示例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

[ lú shān miàn mù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出处清·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 示例

庐山真面[lú shān zhēn miàn]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用“庐山真面”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也说庐山真面目。

  • 出处清·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 示例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示例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炉火纯青[lú huǒ chún qīng]

[ lú huǒ chún qīng ] 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 出处唐·孙思邈《四言诗》洪炉烈火,洪焰翕赫;烟示及黔,焰不假碧。”
  • 示例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卤莽灭裂[lǔ mǎng miè liè]

[ lǔ mǎng miè liè ]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 示例校古书者~,有遇衍字不加删削。★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因误衍而误倒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