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

[pí lǐ yáng qiū]

基本释义

[ pí lǐ yáng qiū ]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详细释义

【解释】: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出自】:《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示例】:胸中褒贬,曰~。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语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示例

胸中褒贬,曰~。★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

近义词

委婉曲折 皮里春秋 指桑骂槐

反义词

开门见山 心直口快 说一不二

翻译

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

本周【成语】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