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止不凡[jǔ zhǐ bù fán]
-
[ jǔ zhǐ bù fán ]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 示例太子见那女子~,吩咐内侍不许罗唣。★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
举止大方[jǔ zhǐ dà fāng]
-
[ jǔ zhǐ dà fāng ]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 示例无
-
举止失措[jǔ zhǐ shī cuò]
-
[ jǔ zhǐ shī cuò ]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 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材上加契者,谓之足材,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人以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谓此也。”
- 示例周瑜~,急拨马便走,云长赶来,周瑜纵马逃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
举止娴雅[jǔ zhǐ xián yǎ]
-
[ jǔ zhǐ xián yǎ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举止言谈[jǔ zhǐ yán tán]
-
[ jǔ zhǐ yán tán ]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 示例那做人的一切~,存心处事,其中讲究,真无穷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
-
举止自若[jǔ zhǐ zì ruò]
-
[ jǔ zhǐ zì ruò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 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示例无
-
举重若轻[jǔ zhòng ruò qīng]
-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二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示例公听视机警,受大任~。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清·昭梿《啸亭杂录·七·裘文达公》
-
举足轻重[jǔ zú qīng zhòng]
-
[ jǔ zú qīng zhòng ]
《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示例~,动关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
-
矩步方行[jǔ bù fāng xíng]
-
[ jǔ bù fāng xíng ]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断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 示例无
-
龃龉不合[jǔ yǔ bù hé]
-
[ jǔ yǔ bù hé ]
龃龉:上下牙齿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 出处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
- 示例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