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绝如缕[bù jué rú lǚ]
-
[ bù jué rú lǚ ]
也说不绝若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宋苏轼《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 示例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
-
不绝如线[bù jué rú xiàn]
-
[ bù jué rú xiàn ]
1.原作“不绝若线”。
2.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3.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 示例降及孝成,复加恤问,稍益衰弱,~。★《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不绝若线[bù jué ruò xiàn]
-
[ bù jué ruò xiàn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 示例无
-
不绝于耳[bù jué yú ěr]
-
[ bù jué yú ěr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示例无
-
不觉技痒[bù jué jì yǎng]
-
[ bù jué jì yǎng ]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筑》渐离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 示例今听此言,~,如何不喜。★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
不刊之典[bù kān zhī diǎn]
-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出处《梁书·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 示例以一字称褒贬之意,为千载~。★五代·牛希济《褒贬论》
-
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
[ bù kān zhī lùn ]
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示例这可以说是~,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
-
不刊之书[bù kān zhī shū]
-
[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示例《礼记》,~也。★宋·欧阳修《食货志论》
-
不刊之说[bù kān zhī shuō]
-
[ bù kān zhī shuō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示例无
-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
-
[ bù kān huí shǒu ]
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 示例诚有令人~者,则我今日之临眺于此,虽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尔。★清·无名氏《杜诗言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