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分皂白[bù fēn zào bái]
-
[ bù fēn zào bái ]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示例我们被他哄了,不拿得他,却被这里人~,混打这番,把同伴人惊散。★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
不分畛域[bù fēn zhěn yù]
-
[ bù fēn zhěn yù ]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出处《庄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 示例我们善堂是~的,往时各省有了灾荒,没一处不去赈济。★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
-
不愤不启[bù fèn bù qǐ]
-
[ bù fèn bù qǐ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丰不俭[bù fēng bù jiǎn]
-
[ bù fēng bù jiǎn ]
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 出处见不丰不杀”。
- 示例(老爷)然后过这边来看了看,办得~,一切合宜,老爷颇为欢喜。★《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
不丰不杀[bù fēng bù shā]
-
[ bù fēng bù shā ]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出处《礼记·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
- 示例宫门费”~,按股匀分,倒也相安无事。★高阳《胭脂井》
-
不伏烧埋[bù fú shāo mái]
-
[ bù fú shāo mái ]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出处元·康进之《地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
- 示例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元曲选·争报恩》二
-
不服水土[bù fú shuǐ tǔ]
-
[ bù fú shuǐ tǔ ]
指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饮食等。
-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 示例吾兵久劳于外,~,必生疾病。宜召军还,再作后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二0回
-
不负众望[bù fù zhòng wàng]
-
[ bù fù zhòng wàng ]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不复堪命[bù fù kān mìng]
-
[ bù fù kān mìng ]
指无法再活下去。
- 出处《后汉书·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 示例评米责钱,凡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宋书·晋平王休祐传》
-
不改其乐[bù gǎi qí lè]
-
[ bù gǎi qí lè ]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 示例(孔子)称赞颜回吃喝不够,‘~’。★朱自清《论吃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