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半些[yī xiē bàn xiē]
-
[ yī xiē bàn xiē ]
形容极少。
-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 示例无
-
一泻百里[yī xiè bǎi lǐ]
-
[ yī xiè bǎi lǐ ]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 出处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 示例无
-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
[ yī xiè qiān lǐ ]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明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泻:水急速地往下流。
-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示例方希直如奔流滔滔,~,而潆洄滉瀥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
一泻万里[yī xiè wàn lǐ]
-
[ yī xiè wàn lǐ ]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 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 示例无
-
一蟹不如一蟹[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
[ 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
艾子来到沿海的地方,看见一物扁而圆,有很多腿。他不认识,就问当地居民,当地人告诉他那是一种螃蟹。后来艾子又看到了好几种螃蟹,但一种比一种小,艾子叹了口气说:“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呢!”(见于托名苏轼的《艾子杂说》)后来比喻一个比一个差。
- 出处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 示例以其嗜蟹,自蝤蛑至蟛蛂,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也。”★清·翟灏《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
-
一心同功[yī xīn tóng gōng]
-
[ yī xīn tóng gōng ]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 出处《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示例无
-
一心同归[yī xīn tóng guī]
-
[ yī xīn tóng guī ]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 示例无
-
一心同体[yī xīn tóng tǐ]
-
[ yī xīn tóng tǐ ]
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 示例无
-
一心无二[yī xīn wú èr]
-
[ yī xīn wú èr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 出处《旧唐书·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 示例既~,偷功夫应付些了。★元·无名氏《醉中天·咏鞋》
-
一心一德[yī xīn yī dé]
-
[ yī xīn yī dé ]
也说一德一心。大家一心一意,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 出处《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示例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