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北岛写过一首最短的诗,叫《生活》,全诗除题目外就一个字“网”,很有意思。所谓生活,就意味着会被束缚,而有所挣扎;会被困扰,而有所执着。北岛用一字便道破了生活的真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写照。窃以为,这样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或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绞尽脑汁的活着称不上真正的生活。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提到,一位美国作家哈特费尔德曾宣言:“我的生活只有三样东西:猫,枪,和母亲。”当母亲逝世,从猫身上再找不到寄托时,他从帝国大厦上跳了下去。他有一把枪,只装一发子弹,本想留着结束自己的性命。这样纯粹为某种信念而活着也并非真正的生活,极其简单的元素如果就此决定了生活的全部,那他必承受不起生命之重,而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真正的生活应是怀着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苍茫的人世中坚定地行走。不能与社会脱节,更不能沦为世俗的鹰犬。
如果生活是网,那么生存就像是基石,石头可以堆砌成砖房,但石头很难给你带来美好的或悲伤的情感。仅仅如石头一般活着,你会变得麻木。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对此作了经典的诠释,他的作品《》表现主人公在经过一系列为了生存的打拼后希望重返故乡,却陷入精神危机的故事。我更情愿陷入生活的网中,因为只有心怀高尚理想的人才会感受到那种痛彻心扉的痛苦,那种无可奈何却还苦苦求索的挣扎。困扰却不迷惘,悲伤却不绝望,因为只要看见那盏梦想的孤灯,就会执着下去。不懂得生活的人,是不能理解网的束缚的,因为他们整日拿无聊当有趣,把浑浑噩噩当自由,不胜可悲。
然而我们却不能像哈特费尔德那样抛开石头空谈网。石头是根基,一个不会生存的人必然走向幻灭。顾城、海子、太宰治等作家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精神世界而早忘了生存的滋味,便也忽视了生存的意义,只能在精神矛盾或缥缈憧憬中自杀。海子卧轨时手中拿着梭罗的《瓦尔登湖》,以为自己会和梭罗一样隐遁在湖畔做个超验主义者。但是,他忘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描绘了一个平和自然的世外仙境,这本书更被称为“野外生存指南”,有许多生存技巧和生存哲学,他本人也承认过着农夫的生活,也要翻土,也要犁地。徜徉于大自然是在建完小木屋种完菜之后的事。
,一个象征生活,一个象征生存。生活与生存,一个是人存在的意义,一个是人存在的基石,只有学会了生存,才能充分生活;只有学会了生活,生存才变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