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自其变者而观之,物与我亦无尽也

高一叙事1500字
2023-03-24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坐在桌前,让思绪弥散,总会想到那个古往今来,被无数次提到过的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浩瀚宇宙,太阳只是一颗渺小的恒星,它的生命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而人类这个物种及其创造的文明,对太阳来说,也只是一瞬。更何况一个个体,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又算是什么呢?每个人都在庸庸碌碌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如同一颗坠入海中的卵石,激起一丝浪花,又迅速消散,不留下一丝痕迹。我们卑微地存在着,卑微的消失,仿佛从不曾出现。  面对这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疑问,苏东坡给自己的答复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颇有些“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味道。他从变化与静止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乍一看似有种“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櫵讴”的平静与释然,可仔细揣摩,难道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赏清风明月,游山河湖川?纵潇洒如苏轼,也会产生这种及时行乐般的消极思想,人们不禁怀疑,这或许只是他的自我安慰而已。  其实这倒也正常,苏轼得出该结论的原因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是从静止的角度看待宇宙,而一切事物本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否认了事物的发展,自己也不再同事物一起发展,难免会产生“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的想法,这种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消极的。  所以,想要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只能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其实,“自其变者而观之”,未必“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涨也;王朝更替如是,不亦非衰反盛乎?人类文明历经千年万年,遭受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灾难,却历久推陈,源远流长,从未因外物断绝。由此观之,人类文明未必不能与宇宙同寿。正如现在的中国人遍布全世界一样,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有谁会想到今天的盛况?那么类推之,谁能肯定,在无数年后,人类在宇宙中不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人类的足迹会遍布整个宇宙呢?日月的生命或许短暂,可人类的生命可以无限,毕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人类文明则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类的昌盛是代代积累下来的,纵然个体的贡献相对整个文明来说似乎只是沧海一粟,可量变引起质变。“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每棵草看似微不足道,可它们却是大自然生机的源泉。同样,个人的努力看似渺小,却不可或缺。  更何况人的一生未必就会无声息地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总有如牛顿般的伟人,纵然生命不复,可他们的名字却被人们牢记在心中;或许千万年之后,牛顿等人也不再被记起,可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却会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永存而不朽。  鲁迅说过:“死人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但我却不大认同这种说法,“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可鸟儿却在这片天空飞翔过,曾给天空带来生机;人们心中没有留下他人的痕迹,可“他人”的贡献却融入人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人们踩过的每一块砖,穿着的每一件衣服,用着的每一个物品,无不有着“他人”劳动与思考的影子。同样地,人类文明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个人的劳动与思考。  回首过去,先人们“暴霜露,斩荆棘”,为我们创造出这样一个和平、美好的时代;展望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有很多困难等待着我们去挑战。虽然我们很难成为牛顿,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尽可能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自其变者而观之”,物与我亦无尽也,人类文明的生命可以无限,我们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无限,只要我们守望过去与未来,尽可能地创造生命的价值,我们的生命就可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永存。  “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时光飞逝,想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抓紧现在。冯骥才说:“追逐着凛冽溯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冻凝成冰的核儿,都是一滴春天的露珠。”同样,当我们度过了人生的寒冬,定可以迎来温暖的春日。“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我们必将实现人生的意义,让人生无悔,让价值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