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游圆明园

高二想象3000字
2023-03-25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题记

今年暑假,我游览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这一不虚此行的游览让我受益匪浅。

那一天,天气凉爽。我和爸爸一起,走进了那终年“敞开”的,早已破败的“大门”。

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当年的“大水法”原貌。爸爸给了我一副印有圆明园地图的扇子,我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呼、呼,累死我了!”好不容易才从残桓断壁,杂草丛生的圆明园旧址中找到了大水法,正想抬头欣赏一下它的壮观美景,可抬头看到的一切却把我给呆了——哪还有什么大水法?呈现在我眼前的只不过是破败的荒凉废墟罢了。圆明园中的一切,都被当年的八国联军掠夺一空后,又一把火给烧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令我陷入了沉思:圆明园,像天堂一般的万园之园,怎么就不明不白的被侵略者毁灭了?

盯着眼前发人深省的大水法,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从那段历史背后透射出来的答案,那深藏在人们心中的答案——清朝,软弱的清朝!

是的,我们太弱,弱到任人欺凌的地步,弱到无力回天的地步。虽然,这只是一段历史!

在公园浏览一圈,仔细观察地面,我发现地图上描写的大多数地方都不存在。一位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这是圆明园原貌图!

原貌图!这几字对我的震撼太大了!如果说大水法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那么,现在的这几字就尤如五雷轰顶了。惜日灿烂辉煌的圆明园,竟破败到这种地步,除了愤怒,我只感到深深的悲哀罢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只是一个口号,如果现在的我们不加以重视,圆明园的历史很快就会重现了!日本人虎视眈眈钓鱼岛难道没给我们警钟吗?

今天,外面的阳光很灿烂,可我的心情却好不起来,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不让圆明园的历史重现,我们应该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二:游圆明园_

今天我和妈妈、姥姥、姥爷一起去了圆明园,早晨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坐了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圆明园,车上人可多了。

圆明园的门口有很大一个水池,里面放了很多睡莲,门口还有很大的龙灯,真漂亮,原来这里正在举办2008年灯会和睡莲展览。我们进了大门看到很多的睡莲,看介绍说睡莲有热带睡莲和寒带睡莲,睡莲有很多品种,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等等好看极了。我们沿着挂满花灯的大路往里走,路边摆了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我们来到一个拱形的小桥旁,这个小桥的石头都散落到一旁,已经没有桥了,只有一个圆形的洞。看到旁边的介绍说,这座小桥是圆明园四十景中被英法联军破坏后留下的唯一景观。我们继续往北走一路上垂柳、花草、花灯非常美,我们就象在画中。后来我们来到了西洋楼这是清朝按照西方建筑建造的,但被英法联军破坏了,只剩下残梁断壁。

后来我们又来到福海,它是由一个湖和湖中的小岛组成的,湖面很平静,四周都是树木,我们没有去中心小岛,在湖边坐了一会。我们接着往回走,走出福海所在的圆明园,我们参观了圆明园的全图,这副图很大,是花了16年的时间完成的,是原来圆明园的复原图,在图上看到了当时的繁荣景观。还看了西洋楼的铜版画影印,这套铜版画,也被英法联军掠夺走了,现在在法国。出来后我们又去了绮春园,那里有很多荷花,现在都已经没有花了只有荷叶,湖上修了长廊和亭台,很漂亮。我们看到一种荷花叫王莲,很大的叶子,在水面上,说可以承重20——30公斤呢,可以让一个孩子站在上面,我很想站在上面去。

游览了绮春园后我们就往回走,在卖纪念品的地方我买了一把木制的宝剑,我很喜欢它。通过一天的圆明园的游览我看到了圆明园是那么大,而且原来她那么美,可是英法联军把她烧毁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历史。

篇三:游圆明园李慕游 _

我们出了清华西门,再往右拐,稍微往前便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前方,有着许多的鲜花,五颜六色。我们刚走到那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圆明园的门,而是被这些鲜花吸引住了。

一进圆明园,我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岩石,中间有个洞,可以让人们穿过,上面有着许多小洞,它是用来给那些小昆虫住宿和玩耍的。

由前面的小道往前看去,北海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北海边有半座桥,我好奇地凑过去,看那座桥的介绍,原来那座桥是被八国联军轰掉的。它目前是圆明园唯一的原本就保留下来的单孔石桥。这时,爸爸告诉我说:“旁边那个大姐姐说‘英国那几个国家真坏,要是我们哪天把他们的大英博物馆也轰掉就好了。’”

我们通过铁制桥,走到了北海中央的一个建筑。可以看出,它原本是座岛。我和爸爸躺在上面休息了一会。风的丝丝凉意让我感到稍有困倦,但我还是精力充沛。我休息完毕后,起身一看,爸爸已经呼呼大睡。便偷偷溜到长椅旁边,戳了他一下,他突然惊醒,还差点从建筑边上摔下去呢。

沿着北海的小溪走,有一片竹林,我们走了进去,我和爸爸在里面互相拍照。拍完以后,爸爸竟迷失了方向,而我却方向感十足。可爸爸就是不听我的劝说,偏要走那条路,最后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许多时间。不过对我们的脚力有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我们往东南方走,走到了那片遗址。我们先参观外面,那几乎是荒芜一片,只有一些柱根子。只有一些柱子的根,最高的也就十厘米不到。

买好了票以后,我们进入了园中园。里面的遗址建筑全都是汉白玉材料的,令我们惊叹不已。园中园中的第一个遗址建筑,是原来拜神的地方,一共有五块竖立着的汉白玉板,上面刻着表示吉祥的花纹。

往右一看,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这个建筑的基本构造还有一点点可以看出,不过根本就没有屋顶了。我在建筑物上跳来跳去玩耍着,觉得挺好。

篇四:游圆明园章芷韵_

出了美丽的颐和园,我们今天还要去的一个地方是给我们中国近代史上带来屈辱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曾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现在却变成了一片遗址的圆明园。

走进圆明园大门,就能感受的它往日的风采。妈妈告诉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听着妈妈的介绍,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圆明园的样子,可眼前却是一片废墟,我问妈妈为什么不把它重新修好?妈妈说:“这里就是我们中国的一篇屈辱史,保持现状能激励中国人不忘历史,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受别人的欺负。”妈妈还说:“到现在为止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还没有完全回到我们祖国,你想一想当时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场景是多么可怕,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听了妈妈的话,我恨死了八国联军,他们毁掉了这么好的地方。

游览了圆明园,我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周总理的“为中华掘起而读书”,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篇五:游圆明园施童心 _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来到了北京市的圆明园。

圆明园又叫清漪园,占地五千多亩,以康熙皇帝开始建造,而经雍正、乾隆皇帝近一个世纪的扩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号称“万园之园”。

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满眼望去,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却是一片残垣断壁,但从散乱堆放在地上的汉白玉上雕刻的精美花纹可以想象当时的建筑多么美轮美奂。这时身边传来导游阿姨的介绍:圆明园是皇帝的离宫,我们所在的位置在西洋楼景区,有迷宫、谐奇趣、香妃楼,但最奇绝的是“大水法”。大水法内由十二个生肖组成喷泉,每到一个时辰,对应的生肖动物就会喷出水来,中午十二点时,十二个生肖动物一起喷水,蔚为壮观。可是这世界上最美的宫殿被谁毁坏了呢?原来在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因为清帝国的武器还是用弓箭和鸟枪,这些武器都没能打过英法联军的枪炮,一个3万人的队伍却抵不过2000人的入侵,说明大清朝的武器真是太落后了。英法联军抢劫珠宝文物,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打碎,最后还放火烧了圆明园,这时候咸丰皇帝早已逃到了远处的避暑山庄。“听到这儿,我心里满是对英法强盗的愤怒,而对当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却是悲哀。爸爸看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告诉我:”到这里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国家落后就会挨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循声望去,在大水法废墟边上一群参观的中学生正在大声高呼。一缕夕阳照在洁白的汉白玉上,也照在这群可爱的大哥哥大姐姐身上,一个声音仿佛在说:”要牢记过去,祖国的未来、希望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