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山河沉寂,天地混沌,可在层云之上,似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金光。霎那间,那道光穿破层云,划过穹宇,照耀在我脚下的土地,四周的黑暗倾刻间消失全无。我看到高山之巅,一道红色的河流蜿蜒淌下,在我脚下的土壤上奔腾而起。我看到有人第一次把长戈插进带血的土地,青锋寒芒叫嚣着战争的胜利。部落的图腾在火祭中升起,从此他们用生命坚守脚下的荣誉。那片土地从未停止过杀戮与征讨,明将戚继光率领水师陆兵荡平了南海倭寇,劈波斩浪,一举共襄,用不曾退缩的长戈守卫金瓯无缺的理想。宋将岳飞带着三千军旅,死守在雁门关前,薄天义气,血染宋旗,把血泪交杂的坚守换为震动天地的怒吼。这种颤抖了神祇的吼声从未静默,只缘这片土地上的部落从未放弃过守卫家国。我听到有人在水边第一次哼起歌谣,那是一片沉静如云的蒹葭苍苍,有白鹭鸥鸟还有水塘。晨伴朝露,夕傍斜阳,那少年爱上了水汜的姑娘。那歌声里跳动的旋律,与明月一起,成了一代代骚人雅客用心坚守的灵动飘逸。它走过了天姥的巍峨,蜀道的苍凉,来到了蓑衣下不绝的烟雨,赤壁前滚滚的大江。那种风骚雅致的逸兴遄飞,在文人墨客的血液中一代代流淌,在他们的坚持与守护下,源远流长,直到远方。忽然间有血液溅上我的脸庞,大半个河山变得支离破碎,血肉飞扬。有无数双惊恐的眼睛看到敌人手中的火药,无数个颤抖的声音哀听着子弹飞旋的洋枪。当那世代珍藏的国宝被八国的强盗摔得破碎,当那终日笙歌的国都成了废墟蛮荒,我本以为,他们会屈服在炮火嚣张,但他们没有。没有战壕就用血肉筑起城墙,没有武器就用生命誓死抵抗。流放了虎门销烟的英雄,倾覆了全军出师的北洋,却从哀恸里获得更大的力量,全团赴死也死而无憾,舍生取义也气犹荣光。用残损不堪的肢体坚守着脚下的土壤,用完好如初的灵魂放飞了河山冀望。终于,国殇既平,狼烟渐息,城墙之上,红旗升起,他们用颈中鲜血守住了祖辈留下的土地,用生命赞歌唱响了明天崭新的希冀。当我听到沙漠中的轰鸣伴随着蘑菇巨云的上升响起,我就知道,这展望还在继续。卫星带着东方红驰往宸宇,嫦娥伴着尘烟奔月而去,神州满载希望驶向天际,这广阔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从未停止过奔跑的步伐,这皮肉骨缝间的血脉贲张,从未丧失过向前的勇气。当一带一路连接起广阔平原,当高铁鸣响着疾驰山颠,当航空母舰遨游在碧浪之间,当天海造岛轰鸣在一角海南,当我们以大国之势与各国约谈,当我们用兄弟之谊连接两岸创造机缘,这片土地就成了生命的蓬勃,成了展望的大国。三千年前,我们在金戈铁马中厮杀;两千年前,我们在诗词歌赋中繁华;一千年前,我们在沉默无声里爆发;而现在,我们且与苍天一比高。我看到三军将士的整齐步伐,我看到运动健儿的身姿矫健,我看到大国工匠的心细如发,我看到那激扬着青春与朝气的少年,正向着未来出发。山长水远,彼岸不是终点,前路漫漫,希望却在眼前。猛然间一种千丝万缕的复杂心绪涌向我的脑海,我也要开始奔跑,带着土壤与歌谣,带着热血与弹药,向前奔跑,因为我看到,在那乳白色的遥远天际,金光与河流汇聚在了一起,带着梦想与希冀,闪耀不息。文章对守望这一主题的诠释,意蕴深远。作者借助自己对历史的精准把握,准确地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自我认知。结构上采用并列结构,让读者对于守望在精神层面与之达成了共识。全文文采斐然,感情充沛。作者用一双灵魂的眼睛,穿越时空,凝眸人类历史的长途,看到一代代先人在茫茫旷野砥砺前行,在滚滚尘埃摸索穿行,在片片泥泞中艰难跋涉,在郁郁泽畔独自徘徊,他们的热血奔流成不息的江河,成就了堂堂盛世去日之熠熠广厦,辉映了泱泱大国今日之灼灼风华,也必将造就我盛世中国未来之福寿无疆。作者宁愿守住一颗纯正的灵魂,连接起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慨然前行。循着古之迹象,鉴今之体势,存后世之教训。好一个中华女儿,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大将之风,君子担当。怎能不唤起我们的一身肝胆,凛然之气,浩然之风!少年强则国强,即使明日我们即将负重前行,有这样的少年与我们同行,我们自当承继先贤遗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