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独坐桌前,凝视着清澈的水杯底下的木质托垫,不觉莞尔一笑,因为,那个木质杯垫,整整耗费了我一个下午的劳技时光。
劳技课。铃声一响,老师就明确了劳技作业:自制杯垫。
老师手里敲打着两块方方正正的木板说:“大家看到了,这是一块长方形的泡桐木板,我们要用它做一个双层的杯垫。”“一块木板,双层杯垫?”大家叽叽咕咕地好奇地议论着。
接着,老师边讲边演示了一遍制作的步骤,还特意强调:“每人都要完成一个作品,看谁的设计最巧妙、谁的动手能力强。还要当心,木板是限量的,做坏了,你将无法完成你的作品。”说完,他就示意那些助手开始分发木板和工具。
我们每人都拿到了一块木板和一把小锯子、一个锉刀。我还是第一次见识泡桐木板,古铜色,看上去很松软,条纹稀疏细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依着老师的讲解,我们用自带的铅笔、直尺和圆规开始了设计。
我先在木板的中间画了一条线,打算把长方形的木板划分成两个正方形。接着我又将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相连,找出这个正方形的中心点。然后以中心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举起木板一看,一块即将被掏空的木板已经呈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为自己的设计感到得意。
也许,我高兴得太早了,接下来的麻烦就来了。
构思容易,画图简单,锯木板,掏空一块木板可就难倒我了。长这么大,我还真没用锯子锯过东西,更别提要在木板上掏孔了。
我试着拿起一把锉刀,用它的尖部在木板的圆心处戳一个小洞,以便把锯子伸进去掏孔。我狠命地戳那个看似松软的木板,可木板纹丝不动,费了好大的力气露出一个很小很细的压痕。看着同学们都在努力地戳自己的木板,我不死心,又开始使出浑身的力气,猛扎那个木板,突然,木板一个打滑,我往前一扑,差点摔倒。我沮丧地站在那里,大汗淋漓。
“来,你压住木板,我来帮你戳!”同桌男生二话不说,一下子深深地扎在了那个木板上,三下两下地就钻了一个洞,刚好可以把锯条伸进去。看着他麻利的样子,我真打心眼里佩服。
孔是掏空了,可要把那块木板锯成两截也是不容易的。有的同学一不小心,把掏空的木板又给弄断了,可就算将断的黏好,再拼起来,中间也会有裂缝。这使大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杯垫给毁了。
同桌看出了我的为难。他又一拍脑门,说:“来,我们来拉大锯!”于是,我们两个人分别握住锯子的两端,一拉一推,一推一拉,轻轻松松地就把木板均匀地锯成了两半。看到我们的成功,很多同学纷纷效仿起来,两两一组开始合作,还有的兴奋地喊起了号子:“拉大锯、快快断、拉大锯、快快断!”一时间,整个教室很是热闹,大家的兴致也达到了高潮。
干力气活不行,黏贴木板,可就是我的拿手好戏了。
“我来上胶,你来黏贴,咱两分工合作。”
“好咧!”这时,我才发现,原先羞羞答答的男生,竟然是那样爽快!
不一会,两块正方形的木板黏在了一起,圆形有洞的在上,完整正方的在下,珠联璧合,一块浸透着我们汗水的杯垫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看着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个喜不自胜,互相欣赏。有的还在用小锉刀尽情地打磨着……
当老师点评我们的作品时,我似有所思:合作、互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端起桌上的一杯清水,轻轻呷一口,甘冽如泉……
【简评】
文章以杯垫为线索,写设计、构思、画图、掏孔、锯断、黏贴的制作工序。详略有分,情绪有别。好奇、沮丧、欣喜和成功的愉悦渐次展开。其掏孔和锯断的细节描写力求一个趣字。“DoItYourself”的旨趣文尾凸显,水到渠成:合作、互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