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桌留着刺猬般的头发,白净的脸蛋微鼓。说话时,他那两只大大的眼睛总是专注地看着你,他就是我们班的。(首段从头发、脸蛋、眼睛三方面简单勾勒出同桌的“呆萌”样,从而使读者对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大家快来看他的“呆”样——(与上段的内容衔接紧密,下段的内容主要围绕“呆”展开;破折号自然引出下文的叙述。)
上课了,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难题,规定在十分钟之内做出来,很多同学急得抓耳挠腮(用词准确,逼真地刻画出同学们思考难题时的状态),甚至与左邻右舍小声讨论。只见我的同桌完全沉浸在解题的世界中,双唇紧闭,眉毛紧蹙,右手拿笔,不停演算,真是“呆”得入神。不过,他不到五分钟就把手举了起来。(此处观察细致,把同桌认真解题时的神态、动作描摹出来。)老师当然要让他说出解题的过程喽!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双手捧本,两眼直视,半天工夫一声不吭。这是怎么了,明明做出来了,为什么不开口说话?真是急煞人也!我真想抢过本子来替他回答。唉!每次都是这样,“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真是“呆”得可气呀!
他的“萌”更是有趣——(过渡自然,下文主要表现的就是同桌的“萌”。)
下课了,只要他说起话来,准会吸引很多同学。因为他的声音很细,细得清晰,细得悦耳,细得好听。(“清晰”“悦耳”“好听”,这几个褒义词将同桌的声音描摹得细致生动。)还有,每天大课间,全班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跳“兔子舞”时,他却跳得特别随意,仿佛跳着另一个版本的舞蹈。只见他的双手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甩来甩去,尤其是他那肉嘟嘟的脸蛋一抖一抖的,甚是可爱。好像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主角,我们都在欣赏他的精彩表演。真是“萌”得可爱!(为了进一步突出同桌的“呆”,小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同桌的表现外,还通过“我”的心理感受侧面衬托出同桌“‘呆’得可气”。写作时不妨借鉴一下。)
我的“呆萌”同桌还乐于助人。我听别人说,他经常在周末和清洁工一起打扫小区卫生。当我问他为啥要这样做时,他说:“我可不是作秀哦,我只想和清洁工叔叔阿姨们一起锻炼身体。”
想认识他吗?他就是我们班的马新新。希望他以后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大声地发言,并好好练习舞蹈,成为一个真正“萌萌哒”的小男生。(结尾点题,交代“小男生”的姓名,并表达了“我”对他今后的期望。)
总评:为了突出同桌“呆萌”的特点,小作者选取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进行描写,并对同桌在特定情形下的相貌、神态及行为表现进行“特写”,如写同桌跳舞时“双手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甩来甩去”,“肉嘟嘟的脸蛋一抖一抖的”,就将同桌的活泼和可爱刻画出来,突出他“萌”的特点。小作者还通过主观感受直接表露“我”对同桌的态度,如:“真是‘呆’得可气”,“准会吸引很多同学”,及他假期打扫卫生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他的喜欢和赞赏。〔张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