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往往能承载很多人的回忆,在这里看到的风景,经历过的事和遇见的人,都属于这个城市。一座城市也因为这些人和事而变得更加精彩,每一秒它都在成长,这也愈发地让人期待。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南京,除了旅游,从未离开过这里。这是一座经历了许多年风风雨雨,见证过许多朝代更替的城市。三国时期吴国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随后六朝的建立、五代十国的南唐定都,使南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朱元璋在此称帝,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这些无不体现南京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让我热爱的还是民国年代。民国史像是一篇永远说不完的故事,在现在的南京,还存留着许多那时候的建筑,当看到它们的时候,似乎还可以想象出那时候的生活。有人说,“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墓址,这是一个生长在山坡上的建筑,再看四周环绕的苍翠的群山,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美感。再从中山陵到中山码头,满眼的民国建筑与遗迹,偶尔也会听到街边人们谈起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各种奇闻轶事,诉说着美龄宫的航拍图的惊艳,或是邂逅了一家充满民国情调的书店。中山门下,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当走下那十几级台阶,仿佛就穿越到了过去,百分百还原的街景让你忘却馆外纷扰的世界,静静地在这里品尝民国时期的味道。
大半个世纪后的南京,在很多人的守望中变得越来越先进:愈加完善的交通体系,愈多的人性化设施,以及愈国际化的商厦……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在这里碰擦出了闪亮的火花。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举办,给这座古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活力。今年南京马拉松比赛,也让更多的人跑出健康,让南京跑出世界。南京正向着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不断前进,未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它是无所畏惧的。南京并没有忘记七十九年前的伤痛,那三十万遇难同胞的灵魂似乎也在守望着南京更好的未来。这一份独特的守望,让南京充满力量!此时,日子已到十一月,秋意本应越来越浓,可在南京这座特别的城市里,秋天总是会匆匆跑过,经常还没来得及享受褪去了炎热气息的阳光,秋天就和我们不告而别了。在这个秋天,陪伴南京人近六十年的南京长江大桥也短暂的告别我们,进行长达27个月的封闭维修,我们守望它27个月后的重生,也守望那时的南京。
,与它一同进步,作为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更要担起建设城市的责任,即使今后身处远方,也要心系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