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守望书缘

八年级散文1500字
2023-03-24

我和书的缘分早在牙牙学语之年开始,那时还不识几个字,由母亲每天晚上读睡前故事给我听,我却不安分地乖乖听着,偏爱凑到台灯下看文字,以我仅有的识字量。长大后,书像是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渐渐地,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的精神提供养料。我和书籍相伴相守,不离不弃,在这青春年华之中静静守望一段书缘。我读书的初衷很单纯:只是喜欢,不是为了提高修养,也不是为了学会写文章,更不是为了应试,只是单纯的享受读书的过程,享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享受那份安宁与静谧。但我决不是把读书作为一种消遣,它应该是极为神圣与郑重的,但也不是不苟言笑的,起码态度是郑重其事的。坚守这个初衷,我能放松的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去,去发现书籍之美:沿着余秋雨的脚步我来到了敦煌,茫茫大漠,弯弯月牙,还有月牙泉旁的老人的身影依稀浮现;跟随沈从文我又到了湘西,尖尖小船,重重小屋,好隐隐听到翠翠一声声清甜的叫喊......我深爱着我的每一本书,无论他装帧精美还是简陋,无论它崭新抑或陈旧,我都对它们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感。因为它们曾伴我成长,我的手指摩挲过它们的每一寸肌肤,我的目光投射在他们的每一字每一行,我的思想和它们擦出带来无限遐想的火花,我的心灵和它们有无数次的交流和碰撞。它们知识无尽力量无穷,将自己所知毫不吝惜毫无保留地交付与我,它们是这世上最渊博的老师。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本书都记录着我成长的心路历程,每一页都是一个或幸福或心酸的故事。它们是这世上我再亲密不过的朋友。喜欢堆放一堆书在床头,几案,以便于自己触手可及,空闲时随手抽出一本来读。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无聊。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轻轻翻开一本书,又是一个美妙的下午。总想着能在图书馆呆上一段日子,只要有足够的水和食物维持生命,我也不知道极限会是多久。一个地方只要有书就有了生气,就又想让人停驻下来的欲望和冲动,于我而言,有书的地方就是家。书帮我认识世界。在涉世未深的阶段,我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大都来自书中,无论是现实主义露骨的批判或是浪漫主义隐晦的传达,都为我们与这个真正的世界打交道提供了蓝本。虽书中的世界无论如何都是简单的片面的理想化的,但它毕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预知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略知世间人情百态人性复杂,了解更多的世界。当然,读书不仅是为了遇见更多的世界,也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读书在不知不觉中给我很大的影响。它让我学会思考,让我的思想极不安分,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并不断反省生活、反思自我。读书让我对生活有更深的感触与更独特的观察角度,让我的情感变得细腻,心胸变得包容,心态变得平和。读书,让我成就高品质的人生。何其幸运,在初中时遇到了自己(目前)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我永远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无意中翻出一本旧的书页发黄发脆的《挪威的森林》,轻轻翻开书的扉页,他的文字在这个燥热的午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凉,我仿佛沐浴在微醺的春风中,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村上看似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段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有所共鸣,他描写的平实:有格调而不虚华的都市生活令我向往。而最令人中意的地方,还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出道九十年代甚至新世纪,讲出了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他所描绘的青春太逼真,太轻易地引起我的共鸣,那主角仿佛是另一个鲜活的自己,在另一个地方生活。在这些时好时坏的年岁里,我将他视作唯一的知己。就像某个特定时代的人,总觉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就是自己一样。或许,拿破仑身边总携着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因为少年维特总能让他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吧。其实读书于我而言更像吃饭,不可或缺,而且口味对了便一切都好,至于评论这书如何如何,作者如何如何,那是文艺评论家的事。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一步千金》中说道:“使生命感到丰盛的,不是欲望的扩张,而是心灵深处的触动。”读书,往往能触动我心灵深处的一角,让我拥有丰盛的内心,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爱,使我的每一步都得到安心与落实。是书籍托举着我的灵魂,我和书在冥冥之中是有一种缘分的,我守着书,书守着我,这种缘分在我们之间默默流淌着,真好。河北保定第三中学599班杨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