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语,吾心临汾一中 王楚馨 回锋,顿笔,中锋行笔,收笔——这是楷书“横”的写法,也是无数古人今人进入语文的大门。
我不知哪些幼小的孩子用他们稚嫩的手儿庄重地写下这一笔“横”时在想些什么。也许他们想到了《兰亭集序》,想到了昔日无限繁华、无限风流的魏晋,也许他们想到鸿雁长飞想到了鱼传尺素,感到了古人“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的哀伤;也许他们想到了《谏太宗十思疏》,想到了魏征,想到了无数个“魏征”一笔一划构成的君明臣贤的盛世……
这便是汉字的魅力所在,每个笔画都是历史的积淀,柔软的毛笔担起了千年的重量。每一笔落下,落在纸上的是隽秀飘逸的汉字,映在心里的却是对生命的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对治国平天下,对继绝学、开太平的热切而纯真的希望。
然而,就是这辉煌灿烂的汉字,却在今天衰落了。书写汉字的人依然很多,但汉字却失去了它灵魂,它的灵气,就被禁锢在那密密麻麻的铅字中,也消失在了人们日益冰冷的心中——求学者追求高分,工作者追求名利。汉字独哭泣。
终于,“汉字英雄”等节目将汉字又拉进了人们的视野。汉字终于从角落中走了出来。北京宣布减少外语的分数,给语文增加30分,江苏省决定高考取消外语……语文的地位似乎在逐渐提高。
可是,汉字、汉语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提高分数。如今的语文课堂,技巧多了,灵魂少了。学习《红楼梦》,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它的结构,学习它人物描写的技巧。提起课文《红楼梦》,学生记得最清楚的是王熙凤的笑声,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方法。我想,如果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如若继续存在下去,高考给语文加再多的分,意义也不大。但如果我们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去掉过多的技巧性学习,用我们的心去鉴古人之心,用我们的思想体会古人的思想,用我们的爱国热情走遍书中祖国的壮美山河,走过祖国千年的历史长河,那么,哪怕语文的分数只有一分,终会有热爱语文、热爱祖国的人用百分之百的心去学习语文。并且,我相信,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并且,用我们的汉字表达我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