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也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学会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宽容大量。
“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许多感人的事例,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只有进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才能“将心比心”。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他所说的“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也是“将心比心”,因为这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果处在那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我们还可以从反面立意,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具体写作时大家可以写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这时要注意不能泛泛而谈,要注意事例和道理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我们还可以用日记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 刘玉真
27410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陈代谢是自然不变的法则,人类做为自然的一部分,也不得不遵守这一法则。人固有一死,做为个体的人,他的生命总是有限的,而做为整体的人类却一代代繁衍不息。作为个体的人,在漫长的人类生命的接力赛中他只是一个过度阶段,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完成这个过度呢?只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老人。我国是个礼仪之邦,我们有着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对自己的老人我们大多数能够尊重和爱戴,但对别人的老人却未必能够如此。其实别人的老人也是老人,他们也渴望你的尊重。另外,你自己的老人在别人的眼里不也是别人的老人吗?如果大家都把别人的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那么包括自己的老人在内的所有的老人都会得到尊重,都会心情愉快地度过晚年。我们自己也会慢慢变老的,到时候,只有自己的子女亲友尊重自己,自己会高兴吗?
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需要安慰和体贴,需要关心和帮助,需要倾诉和表现,需要鼓励和赞美,需要沟通和认同。如何使老年人生活更美满、更幸福,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人人都会老,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
子女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心中的小太阳,我们娇着他宠着他。但对别人的子女,我们会不会也抱有爱心呢?
据报道:有些地方存在一些丐帮,帮主往往偷一些孩子让他们行乞,甚至把他们说成是残疾儿童,以获得更多的同情,骗取更多的财富。他们这些人对自己的孩子不乏爱心,但就没有将心比心,体味一下别人的感受。
翻开各种报纸,绑架拐买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人有的是为了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也是只顾自己,不能将心比心,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现阶段,只有大力宏扬这一传统,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人人精神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