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面前的奢华宴饮,笑容渐渐凝固了。他重重地放下了箸。随着一声悠长的叹息,他的思绪飘回了那美好的曾经…… 那时的他,虽不免寒窗苦读之辛劳,可有父弟陪伴左右。他们澄澈的笑温暖了他多少个无眠之夜。那时辛苦,却是幸福至极。 而后的一幕,就见天子正襟危坐于朝堂之上,不住地称赞着他与父弟。他坐着高头大马,身披锦袍,接受着世人的艳羡。曾经的他,年少风华,名动京师。 可那一切的美好都仿佛是梦,令他醒来的是王安石笃定的声音。他竭力地劝阻着圣上,赤诚之心几近滴血,可一纸变法之诏飘过他眼前。他万念俱灰,只想逃离那血雨腥风的朝堂,于是自请之于密州,只为与弟苏辙近些,得以团圆。 可现实呢?上次见弟弟已是遥远的七年之前。兄弟同游,共谈国事与抱负,是何其的快乐!而那寥寥数日之后,便是令人肝肠寸断的分别之时,黯然销魂者为别而已矣!他与弟持手相看泪眼,故作豁达地说,重逢“无须多时”,可说出的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他一直望着弟弟的车马消失在天边。这一望,他望了七年。 弟弟的笑颜那么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可真实的,他所能看见的,只是那一轮圆月。已是中秋,晚风吹来,是彻骨的寒,是透心的凉。一杯杯酒落入腹中,辛辣残留在舌尖,苦痛于心头未减。 忽而,他觉得自己到了月宫,那里的侍女旋转起舞,裙裾飞扬,可他看不清,罢了,月宫高寒,哪里比得上人间! 他只是一杯杯自斟自酌着,不清楚时间过了多久。只见月也低了,转过朱红的楼阁。月光从雕花精致的窗漫入居室,地上是如同碎银般的光影。室内如白昼似的明亮,令他无眠。不应该有遗憾啊,月有何愁呢?它却偏偏在人离别之时那样圆满! 可到底他还是他,还是那个即使在最愁苦之时依然可以笑着面对生活的乐天派。他举起金樽,望着那皎洁无暇的满月。恍惚之间,他从那月上隐隐地看见了弟弟的笑颜。他也笑了,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挥毫写下那千古名篇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提后记:前几日拜读张晓风的文章《不朽的失眠》令我有感而发,仅以此拙作纪念我欣赏的宋代词人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