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了一遍名单后,与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一致的。对于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他们虽是清朝的科举状元,但纵然他们曾是多么的辉煌,众星拱月,万人敬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把他们捧在手心里,我依旧不知他们其中任何一人。不过对于第二份名单中的人,自然熟悉许多。他们的成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虽不显著,并且全部都是清朝的落第秀才,那么是什么力量适合他们的名字出现于我们的脑海中的呢?
没错,就是他们当时的乐观洒然铸就了他们铁一般的意志。他们虽也寂寞孤独过,郁郁寡欢过,门庭冷落过,默默无闻过。但那时,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放任自己成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他们不愿被天下人所遗忘。虽没有个一官半职,但也仍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创造了后世之人以崇敬的理由、学习的动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抗危机的能力。
我们不能以一时的成功而去肯定一个人。孙伏伽是我国的第一位科举状元,他虽然是一个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关心百姓的忠臣。不过在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之中,他却不为很多人所知。他曾是多么的辉煌,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早已被人么遗忘。
我们亦不能以一时的失败而去否定一个人。蒲松龄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虽热衷于科举,但事与愿违,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在功名考不取后,他就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摆了一个茶摊子,请过路的人喝茶,不过这前提是要给他讲一个故事。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茶碗,成就了一本《聊斋志异》。后人饱读之后,无不拍手叫好。郭沫若先生也评价他的文字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其实不光他是这样的,我国历史上的大文豪苏东坡亦是如此。他虽多次被皇帝贬谪,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贬官,但他仍心胸豁达,对于一切呈无畏的的状态。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在黄州时的所为了。他与弟弟、友人一同在那里相遇,并于黄州的同一亭子之中观看波涛汹涌的江水流动,时移世易,他不再是当初的大官,可心胸依旧阔达、乐观,将那一小亭命名为“快哉亭”。苏轼的文豪之称正是在一次次的贬官中练成。
俗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这无一不证明了事物总有两面性,哪怕你此刻已到绝境之中,不保下一秒就能够走出那绝境之中。当一个人处在绝境中时,他要么生,要么死。往往那个一帆风顺的人放弃,被人么忘记。那个历经坎坷的人早已不畏惧这困难,他也就被人们记住。
我们现在或许会经历一些小小的挫折,不过那也只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磨难而已。困难总会解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莫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英雄,眼光要放长远,万不可如那井中之蛙,笼中之鸟一般目光鄙夷,活在自己的一片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