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哈姆莱特》

高二读后感1500字
2019-10-18

同是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杰出的悲剧著作,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家族悲剧而引起的爱情悲剧的话,那么《哈姆雷特》就是由家族悲剧而引起的性格悲剧。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用故事情节来感动人,来让读者哭,而《哈姆雷特》则是更多的以人物来让读者感动。

《哈姆雷特》被称为莎士比亚的悲剧之首,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名扬于世界,却未能进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列,正是因为它只有故事而没有人物,乃是小乘之作而已。

莎士比亚当时为培根等“居庙堂之高”的文人所讥笑,大抵就是因为其作只是为伶优所著的剧本,只是为博达官贵人一笑或是一哭而已。况且伶优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是一个低贱的职业,莎士比亚之作未能被当时的正统所承认,是可以理解的。当然,由于职业和生活所迫,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中,颇有许多的“匠人之作”,但是,《哈姆雷特》此类的作品,则是超凡出众的神来之笔,是真正臻于高雅而免于流俗。现在,就让我们来走近,来看一看“哈姆雷特”这个人。世界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千个人的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已经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人。形象是单面的,是一个概念;而人是多面的,是一个活体。之所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性格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他既勇敢,在面对雷欧提斯的挑战的时候;在面对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的时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时候,但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对于复仇的犹豫不决,对于他母亲的爱狠交织,面对他叔父即位迎娶他母亲,哈姆雷特既十分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的发生。

他,既是真诚的,对雷欧提斯的道歉足见其真。“当着在座的众人面前,我承认我是在无心的情况下射出的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他,同时又在许多时候显得很虚伪,比如对于奥菲丽亚的“爱情”。他,有时显得很单纯。比如安排一场戏剧,让自己以前刻意的装疯的成绩前功尽弃,比如他在国王祈祷的时候有复仇的机会,却因为迂腐而放弃了。“他现在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是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了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

他,有时有老于世故。比如他的装疯。比如他让别人的发誓。“过来,朋友们。把你们的手按在我的剑上,宣誓永不向人提起你们所听所见的这件事。”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每次读《哈姆莱特》这部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来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可以凭借与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我们面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在两难问题里作出行动,在一个失去标准与可以衡量标准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价值的体系与精神大厦……

其实,《哈姆雷特》的艺术价值决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说清楚的,这篇只是泛泛而谈。不求有所用,但求有所悟而已。所以对于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疑问,我就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