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随想录读后感

高一读后感3000字
2016-09-02

在“ ***” 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被抄家,并接受各种形式的批判斗争。青少年时代的我对巴金的了解,大部分还是来自当时所谓的“大批判材料”,这真是一个动乱的、荒诞的年代。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他直面“ ***” 带来的灾难, 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过的扭曲,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随想录》, 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 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晚年的巴金就不会动笔写下这样一部散文集。 我也是仰慕《随想录》的盛名, 找了这本书来读。 掩卷深思, 感到振聋发聩, 受益匪浅, 对巴老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随想录》收录了巴金在“***”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 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等五集。历时八年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 ***” 给他和他的家人、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揭示出“ ***” 的恶性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他反复呼吁“ 建立一个 *** 博物馆” ,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我认为:《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 ***” 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作者的“ 忏悔意识” 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 ***” 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四人帮 ” 。巴金的反省包含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层次的忧虑,不断反省自己的“ ***” 经历与奴隶意识的联系。他发现在“ ***” 初期,自己也曾像奴隶似的心甘情愿地低头认罪,主动改造思想。他在文中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他发觉自己自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他把所有的这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

有多少人能够说,自己在“***”中始终是清醒的,没有做过错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有巴老这样自我反省和批判的意识和行动?包括我自己,当时写言不由衷的文章也是有的,说言不由衷的话也是有的,唱言不由衷的歌也是有的,做现在看来很可笑的事也是有的,对“***”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的。这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无论是对他人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随想录》总结了“***”的历史教训,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难怪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遥想1986 年,那时自己借调在上海市针织工业公司整党办公室工作,有些在“***”中春风得意者就是不肯认错,找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这与受害者巴老严于解剖自己的人生态度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我还听说《随想录》连载时,曾遭香港大学生的强烈抗议,他们反对巴老要让人们牢记“***”。我们的青年一代,有多少人了解“***”?有多少人看过《随想录》这本书?有多少人认可《随想录》这本书中的观点?有多少人还看过巴老的其他名著?我认为是不容乐观的。

2011 年 12 月1 日 , 文学巨匠巴金曾生活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武康路 113 号寓所恢复了历史原貌, 对海内外公众试行开放。 今年6 月 16 日, 我探访了巴金故居, 感慨良多。 步入巴金故居, 随处可见的巴金生活、 写作场景和难以计数的文物、 图片、 资料, 处处都在还原着真实的巴金。 他的晚年力作 《随想录》 也是在此完成问世。 我想: 文人故居的保护开放, 有助于一座城市传递其文学记忆, 传承其文脉, 延续其文气, 希望有更多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家故居能在上海修缮开放。

巴老在《随想录》中说,怎么做一个人,怎么样做一个好人,是我一辈子探索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一辈子探索的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大力倡导向巴老学习,经常能够自觉地自我解剖,自我分析,自我挽回,走好每一步。

随想录读后感900字篇二

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巴金先生的文章《日出》。那时,只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后来,知道他创作了有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但很是遗憾,终因我的浮躁,每次碰到他的书的时候,都读不下去,总感觉对自己有些不适,而我又是个看书很任性的人,不喜欢的书很少读,就此我只是把巴金先生视作一个文学大家来尊敬,但对他的书却丝毫不感兴趣。

读《随想录》是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因为我对***这段虽不久远但很是模糊的历史感兴趣,就喜欢找一些这方面的书,此时,两位大师的书就走进了我的世界——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而前者尤为让我触动。

***是中国的一场浩劫,那个年代无数的人参与了整人和被整的行列,而***结束了这么多年很少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过错,大家都是以受害者的面孔出现。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而巴金先生,虽然***中受到了巨大的迫害,但***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诉苦,而是深刻的反思和自我忏悔,作为知识分子,他以自己独立的品格深刻的剖析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弱点, 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 》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 》。

记得文学史课上,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多要重要”,可是遗憾,这是一个真话不受欢迎胡话盛行的年代,不能不说没有真话的民族是 悲哀 的,没有真话的国家是可怜的。还好,我们还有巴金先生这样有良知的以敢于说真话而闻名的知识分子,他说了很多人不敢正视的真话,由此就诞生了这五本二十四万字的《随想录》。

记得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是啊,他写这部《随想录》是 作为知识分子的仟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之后,中国随即不久就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轨道。***虽然结束了,但是中国国民中所蕴含的劣根性却并没有彻底被根除,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极有可能在适当的点上喷发出来。他在 《“毒草病”》 写到 “我一再提说”毒草“,好像我给毒蛇咬过看见绳子也害怕一样。二十年来天天听说“毒草”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他 揭示出“***”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 。 此外,他在《***博物馆》一文中曾说:“建立 ***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有牢牢记住 *** 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

***

的再来。建立

***

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惟有不忘

过去

,才能做 未来的主人。”,他正是呼吁以这种方式让后人铭记这段民族的灾难史。只是时间过的飞逝,建设“***”博物馆的提议成了他人生的遗憾。

《随想录》有篇文章叫做《再说真话》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原话“哪怕是给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但是现实中却有无数的人在说假话,他们大言不惭的在四处歌功颂德,堂而皇之的认为自己永远正确,“他们时而指东,时而指西,让别人不断犯错误,他们自己永远当裁判官。”可见,虽然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老先生的话却依然奏效。

有时就在想,人活在这个世上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可能如此扪心自问人生意义在外人看来有些做作,但是事实上,我们的追求又何尝不重要。巴金先生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中,却饱含深意,一部《随想录》即是巴老自己的拷问,也是对我们的拷问。书读至此也许我还不能体味其中深意,但我自己以被书的作者的精神打动。在有生之年完成最后的一次对心灵的解剖,是何等的不易,光是这番想法已是值得佩服,更何况有此巨著。

不难想像,中国的文坛是多么缺少巴金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很多人就像巴金先生说的那样,认为自己 永远正确 ,“他们时而指东,时而指西,让别人不断犯错误,他们自己永远当裁判官。”裁判者别人是非功过,却从没有从根底反省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这个时代,关心一下这个民族。

巴金先生走了,大师谢幕,他 用 他自己 全部人生经验,用最真诚的态度来倾心创作 这部《随想录》,可以说《随想录》可以堪称一部伟大的著作。这里面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知识分子的自怨自艾,有的是巴金先生对“***”的痛苦回忆,有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他在这部晚年的“遗嘱”里表达了自己对待“***”这一灾难的反省,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也最终实现了百岁老人巴金个人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