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那个不熟悉窑洞?“车马屋上行”,“院落地下藏”,“苍土覆我台”,“平地起炊烟”构成的奇特景观,使得初到这里的人不禁被窑居者的智慧折服,这原始的居住方式究竟起源那朝那代,它的发明者又是何许人,不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说不清楚,就连学者专家也未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红砖瓦房,漂亮小楼迅速进入农家,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强音奏响神州大地后,引发了农村衣食住行诸方面的大变举。黄土高原上亲切朴实的窑洞、温暖舒适的土炕、宽阔平坦的大场构成的老式生活场景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那一孔孔古老的窑洞仿佛一张张高原的巨口,倾诉着一个遥远的记忆,留给人们一个远去的背影和无尽的怀念。
窑洞在很长时间作为黄土高原上最普通、最普遍的居住方式,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人文历史,尤其是地理方面原因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地貌多变,这是窑洞之所以诞生的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原因。林木稀少,沙石稀有,天然的建筑材料——石头,几乎没有,几块磨刀石或是腌菜用的石头尚且难觅,更不要说像南方人河里有大量的石块、山上有茂密的林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再加上过去青砖产量少,异常昂贵,平头百姓不敢问津。厚实的黄土有很好的直立性,不易裂缝,是上天赐与高原人的优良的建筑材料,因而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不用什么材料的窑洞就成了农民的至爱,只要有两只手,就可以有自己的家。只要有力气,不需要太高的手艺和繁难的工序,一把镢头,一把铁锨,一辆独轮车,平地里就能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而免受风雨的侵袭。经济实惠的窑洞为黄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农民提供了宽广的栖息之所,甚至在远古,我们的始祖——山顶洞人也生活在天然的岩洞里,在这个意义上讲,窑洞是源于远古来自民间的了不起的发明。
黄土高原上的农民成家立业首要一件事就是拉庄子。弟兄们多,树大分枝,就要安锅分家,另立门户。地方宽展的分一只窑,安顿了灶具,开始居家过日子,过上一两年,另一个小生命降临,一头猪、一只羊发展成几头猪、一群羊,一只窑洞安顿不下这个家了。就得拉新庄子,营造新的窝窠。窑庄子分三种:明庄子、暗庄子、半明半暗。最好拉的是明庄子,选好塬畔向阳避风的地势,丈夫愚公移山般的掘土,妻子精卫填海般的往外拉土,独轮车唱着单调艰辛的歌,镢头不屈的起落,推出去的黄土形成一个松软的坡,就是门洼子;院子辟出来后,确定了高低宽窄,在正面子上打窑,先掘一个大致形状,再细细修出拱形的窑口;接下来洗窑,刮窑面子,都是细致活儿。
洗窑一要平,二要形,中线居中,两边平衡,窑腿垂直。刮窑面子用窄的铣镢或两刺、三刺的镢,能刮出竖的条纹,崖面子要有一定的倾斜度、防止塌方掉土;院子分上下院,上高下低,便于排水。外面打一堵土墙,安一个栅栏门或木板门,院子下首留一条水路,门外的路边堵上矮墙,防备孩子掉下门洼子去。修一条通向塬上的坡,一个完整的明庄子就拉成了。暗庄子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四方的坑,用掘出的土把正面崖背垫高,下首开一个走人的洞子就成了。未雨绸缪,为了防备涝灾,还得在院子下一角挖一个渗坑用来排水。半明半暗是在正面窑的对面留一个台,台上打浅一点,小一点的窑,用来养鸡喂兔,作厕所,放柴禾,这类庄子采光优于暗庄子而防盗避风功能优于明庄子。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农民在半崖里打一个窑,因为在高处,所以叫高窑,用来贮藏粮食和值钱的家当,防备土匪和强盗的劫掠;在正窑的帮上打小一点的窑,叫拐窑;存放杂物,相当于贮藏室;往下打丈把深,冬季贮藏果蔬,叫窖窑。打在正面的叫正窑,宽而深,正窑都是单数,以三、五居多,一、七少有。“有钱没钱,面目朝南”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选庄向的法则,所以,窑庄子大多面朝南。光照时间长,是养人的好地方。
从土里辟出了窝窠,庄前屋后还得植上树木用作点缀。首先得种桃、杏、核桃、梨树等果木树,然后再栽上洋槐、国槐、钻天杨、楸树等。春来槐花飘香,绿树环庄;秋至落叶纷纷,梨黄枣红,装点着农家的庭院,香甜着孩子们的馋嘴。
窑洞是庄汉人的宝,干湿宜人,冬不用生火炉,夏不用拉风扇,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照应了农家人不宽裕的生活,同时满足了庄汉人的憨厚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看着夏季南方人中暑,城里人热得没处躲,老人们就骄傲了:城里人能比咱?楼里热得像蒸笼……当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三九天,盘腿坐在暖窑热炕上,喝了金黄热烫的洋芋糊汤,再吸一锅旱烟,就感觉日子好得没法说,除了神仙就是我:城里能比咱,熏烟打火生炉子、烧暖气。稍有文化的更是能卖派:毛主席不是在陕北的土窑里照样把老蒋赶跑了。说到这里,让人不由想起了让农民自豪不已的地道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地道是窑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孪生兄弟,农民的智慧挫败了敌人凶残的侵略,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有力的打击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