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七年级观后感其他
2013-07-16

这是一部震撼灵魂、涤荡心灵、启迪心智的好片子。

倘若人们能用某种逻辑体系,去构建一个透视自然和社会的方法,那必定是一种接近宇宙真相的新发现。大型系列公益访谈节目《和谐拯救危机》,就是以一种逻辑框架对宇宙真相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发现。它旨在劝人向善,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康德以前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部片子同时包涵了对这两方面的深刻思考。因此,我一连看了两遍,体会颇深,现将自己的部分思考和感想汇集如下。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今世界科技已高度发达,物质也高度礼貌,经济更异常繁荣。但是,在这些发达、礼貌和繁荣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巴以冲突、伊朗和朝鲜核问题、暴风雪、洪涝干旱、台风海啸……我们习惯将这些现象简单地说成是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政治斗争和自然灾害,但是有多少人看到这些危机的实质?有多少人为这些危机担忧过?又有多少人为化解这些危机寻找过方法?

当英国的汤恩比博士预见21世纪是人类尽头时,大部分人觉得是耸人听闻;当日本的池田大作说水能知道世间的喜怒哀乐时,大部分人觉得是奇思诞想。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净空法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感和职责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表达,运用信仰,伦理,科学,宗教,社会和哲学的知识及智慧,为我们揭示了造成这些危机的根源是人类长期的贪婪和过度的竞争,化解这些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和谐,到达和谐的最好方法是国家领导带头对人民进行爱的教育。

二.不痴迷形式,须认清本质民主评议党员总结

长期以来,人类习惯从万事万物的形式着手来分析和决定,结果得出的结论与真相越来越远。

在净空法师看来,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都是形式;无论民主制度、君主制度还是独裁制度,也都是形式。那么什么才是本质呢?人的爱心、善良和道德才是本质。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社会,无论什么制度,只要人心向善、君爱臣民、平等公平就是好的社会、好的制度。

哲学上早就教导我们,对待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现实生活里很少有人能做到,人们只是看到个人发展和获利的形式,得出“竞争”的结论,而忽视了“礼让”的本质;人们只是看到生活需要改变的形式,得出“技术重要”的结论,而忽视了“道德重要”的本质;人们只是看到佛教程序的形式,得出“进庙烧香”的结论,而忽视“结缘行善”的本质......

能够说,认清万事万物本质,而不痴迷其形式,是社会和人类往什么方向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

三.对“发展”的冷思考

发展是硬道理,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所谓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问题是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一味地强调发展,人的需求和欲望也会随之膨胀,结果发展永远赶不上人的需求和欲望,最终进入“发展-欲望膨胀-再发展-欲望再膨胀”的恶性循环怪圈。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自然资源被快速开掘和利用、环境污染加剧、自然和谐的状态被打破;另一方面,还会滋生尔虞我诈、急功近利、你死我活的恶劣社会风尚。长此以往,人类社会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差,最终走向末途。

如何化解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智慧给出了答案,也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我们的传统智慧历来提倡人的内心修炼和提升,而不是单纯依靠外界的变换和发展。“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人只有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修身养性才能促进一个人的真我发展,大家都做到本分了,才能促进这个世界的和谐。佛家讲究“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强调的是用内心的和谐来改变外界的和谐。同时,还认为“佛、我、众生和自然”是一体,这样,当你为别人做了好事就等于为自己,也为自然做了好事,最后大家都成了佛,一切回归了和谐。因此,中国传统智慧是将人类和自然带入一个向善、和谐的良性循环。

中国古代历来就存在“道术之辩”,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是“道”,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就是“德”,合起来称“道德”。人要认识宇宙万物的规律,并且按照规律办事才会和谐。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信奉“朝闻道,夕可死”就是这个道理。而“术”是指改变现状的局限方法和技巧,掌握再多技巧和方法的人,在传统文化里也被藐视为“术士”。人们这天片面求发展,依靠的就是各类技术,属于“术”的范畴,而且这些技术此刻有许多已经被证实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催生的肉鸡、肆意的砍伐、无情的排放……哪一个是顺应宇宙自然规律的?人类的过度使用地球自然资源的结果是导致人类加速受到报应乃至毁灭。

因此,我们应当对“发展”进行冷静的反思,科学技术走到极端反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机,人类发展和驾御科技最好的状态是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四.爱、和谐与教育

这部片子还使我对“爱”、“和谐”、“教育”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新的、更深刻的明白。

净空法师说,在宇宙万物之间,所有一切爱的图案和信息是最美的,反映爱的东西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因此人要学会爱。和谐的根本是人心,人类共同发出爱的信息和力量足以让这个世界变得和谐。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万物。爱里面没有怨恨,爱里面没有伤害。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一个“爱”,整个宇宙也就是一个“爱”。因此爱是性德,本性本善,本善第一德就是爱。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矛盾”和“财富”的问题,如果大家都从“爱”出发,一切就不成问题了。比如同事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你能用爱心去明白他人,提出帮忙,那么就会朝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家慢慢和睦和亲近起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能够成为同事或朋友,是我们的缘分和福分,这就是爱的力量。又比如财富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的财富暂时会有很大差距,当今许多人却为此而迷失方向,穷者失志、富者不仁的现象到处都存在。但是,爱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们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这的确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发奋和完善的方向。

“和谐”有三个层次:人的内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三种和谐,人生就幸福愉快,否则就会痛苦。我想,最难的就是人内心的和谐,《和谐拯救危机》让我看到了修炼内心和谐的方法和途径:老祖宗那里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东西。

试想,如果巴以和睦相处,战争自然远去;如果世界各国和谐共存,核威胁自然消除;如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灾害也会大大减少……

和谐的根本是修缮己身。当一个民族、国家修缮己身,互帮互助,相互合作时,换回的是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和平;当一个人修缮己身,与人、自然和睦相处时,回报的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流行音乐天王迈克。杰克逊英年早逝,这与他的音乐旋律和节奏违反人体和谐规律不无关联;当下到处炎热酷暑,一向比较严寒的莫斯科和日本北部也不能幸免于难,这是人类不尊重和谐的自然规律,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的咎由自取。

爱与和谐,最终靠什么去传达给人们?不是靠专制,也不是靠武力。中国五千年礼貌史,虽有朝廷纷争和世间战火穿插其中,但那些毕竟是短暂的、形式的。自古以来,治国平天下,大部分时刻还是依靠教育,这才是长期的、本质的。

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公教育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里江山一点墨”,此刻想来说的就是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万里江山和政权是靠千军万马打出来的,其实是人民理解仁爱教育的结果。教育是国家之本,不重视教育的国家很难持久发展。历史上以前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也往往正因不重视教育很快地轰然崩溃了。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之风,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持续两千年不衰的大根大本。

净空法师在安徽汤池小镇搞了个试点,施以中国儒、释、道的思想和智慧教育,效果惊人。我坚信,一个小镇能如此,一个国家也会如此,一个世界也会如此。

五.对佛教的再认识

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佛教都存有一种错误的偏见,这些人认为佛教是一个迷信的、消极的、与时代脱离的宗教。事实果真如此吗?

透过观看这部片子,结合平时的学习,令我对佛教有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佛教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有其特殊的“恒定性”,不会轻易过时。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人类根本问题的追问就是佛教几千年来延续的根本。从这个好处上看,佛教不是简单的一个宗教,更是一门系统而精深的哲学和一套经典的教育体系,还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为善布施的高尚行为。

佛教还传达给人一种感恩与大度的胸怀,这是一种至上至善的精神价值。与当今斤斤计较、胸怀狭隘、怨恨嫉妒、仇恨报复的东西是格格不入的。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典故,很能说明问题:

康熙皇帝在继位60周年时,曾举办过一次“千叟宴”。宴会开始,他首先敬酒三杯。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其辅佐自己登基,并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天下百姓,感谢他们尽忠朝廷,万民俯首;第三杯敬自己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和鳌拜,感谢他们逼自己成就了大业。满朝大臣听罢无不称道、敬佩。

不但向自己的恩人敬酒,还要向自己的敌人敬酒,这是何等的感恩和胸怀啊!有这等感恩和胸怀的人,怎能没有天下呢。

真实的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科学的,甚至是高于科学的智慧。这个明白与我以前学到的有关知识是能够相互印证的,过去我在学到有关人类礼貌的相关知识时知道,人类礼貌能够分三个层次,最低一层是技术,中间是科学,最高层是智慧。属于技术层次的很多,那里不赘述;属于科学层次的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等;而属于智慧层次的却只有两个,就是哲学和宗教,因此有学者把哲学定义为“科学之科学”就是这个道理。这三个层次是有联系的,智慧层的哲学和宗教指导科学层,科学层又指导技术层,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和认识观。

在学习和再次认识佛教的过程中,我还收集了一些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们对佛教的论述:

空间、时刻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宇宙中只存在场。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科学家爱因斯坦

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国父孙中山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资料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英国著名学者克里

此刻许多人张口科学,闭口也是科学,殊不知在科学的世界里,几乎每个事物的本质都是超乎人们直接经验的。就是这些到处大喊科学的人却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是多么的局限和片面,这怎样说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因此,如何看待佛教,最重要的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六.礼让与竞争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物竞择天,适者生存”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法则,优胜劣汰必然会导致竞争。中国的孔子在《论语》中却主张:“不学礼,无以立”,教导我们礼是使人自立的。

竞争,尽管在当前十分流行、十分时髦,但它来源于西方的思考,而非华夏的思考。华夏文化所主张的是礼让。

所谓礼让,不是放下自尊而顺从别人,而是尊重别人。也就是说首先知道自己在此时此位就应做什么、就应怎样做,在自己已经做到的时候,尽心尽力去成全他人;在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虚心向别人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对任何人,都不好傲慢地对待他人。

“竞”是要“竞”什么?无非就是看谁能得到更多的名和利吗?“争”是要“争”什么?不就是争夺名和利吗?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假如说做好了自己本分的事情,得到名和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有意地去竞争什么;假如不做好自己的本分的事情,即使得到了名和利也是违背道义的,至少是自私自利的。华夏文化不是不好名与利,而是追求名利的获得首先要贴合道义,而且名利都是需要“自强不息”而得到,不能凭借着“竞争”而去获得。

净空法师说得好:“竞争导致斗争,斗争导致战争”,世界就很危险。

自强而不炫耀,便不是竞争;君子成人之美,方为礼让。人与人竞争,嫉妒与杀戮就在其中滋生;人与自然竞争,宇宙便会不得和谐。只有礼让,才能让天下和谐、太平与安宁。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竞争”只是看到了世界万物的现象,充其量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技术和技巧,属于“术”;“礼让”才是洞悉了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人类的大智大慧,属于“道”。

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净空法师在片子中举了一个古人喝酒的例子,说古人喝酒时有许多礼节要不停地行令,促使人不能将所有时刻都用来喝酒;另一方面,古代的酒杯中间有一个凸起的造型,使人不能一干而净,这样就让人不会因过度饮酒而显醉态。法师以此来说明我们传统文化里很早就有“节制”的美德和智慧。看到那里,我想到以前学过的《论语》里也是倡导这样的美德和智慧的。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在孔子看来,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那里包含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感情都是健康、正常的,反对沉溺哀乐、毁伤生命。

因此,我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节制也是我们文化中的又一种智慧,更是当今浮躁、奢华世界里所缺少的宝贵东西。

八.读经典书,唱经典歌

净空法师告诉我们:学佛不好去寺庙,要研习佛教经典。

何谓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取出来的最能体现事物精髓和本质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经典歌曲就是代表人类最好的歌曲。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的经典呢?我认为应当首推“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文人对经典的分类。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分为儒家、释家、道家、农家、医家和杂家等十四类;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现代许多人无论看书还是唱歌,大凡热衷那些肤浅、低俗,无病呻吟、甚至是暴力和色情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学到真知灼见,陶冶高尚性情,还是导致世界混乱的源头之一。

九.人类最大的成本是无知

总的回顾起来,导致这天人类危机的“果”,无非是那些贪婪、放纵、竞争,世故,强硬,自私,损人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因”造成的。而产生这些众多的“因”又是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的。如果说我们不得不承受自然给我们的报应而付出惨痛代价的话,那么人类为此支出的最大成本就是我们自己的无知。说到那里,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一次《成本会计》的课堂上,老师向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某人以低价购进一批质量上乘的T恤,准备去阿拉伯沙漠地区销售。请问,在他这次买卖中最大的一项成本是什么?”

学生们有的说是本金,有的说是关税,有的说是运输费,还有的说是管理费。

这时老师反问:“你们见过阿拉伯人穿着T恤在沙漠里乱跑的吗?”

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沙漠地区太阳很毒,阿拉伯人出门都一袭长袍,头上还要扎头巾。不能片面以为越是热的地方,人们就穿得越少。

因此,最大的成本是他的无知。

那么如何改变人的无知呢,唯一的办法还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