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积淀、训练、讲评

八年级材料3000字
2015-11-20

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写不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错别字过多,能够让人读到完篇的,是少之又少,若要想寻找一两篇生动形象、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文章,那是难上加难。,那字里行间极难看出有着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如何使学生能够热爱写作,能够语言流畅地与你分享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呢?笔者认为,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积淀

1、引导学生做好美词佳句的积累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不出作文来。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深厚的积累。但学生需要积累些什么,怎样积累才会对他们的写作有帮助。这是很多老师未必清楚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尝试,发现首先要积累好的词汇、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优秀的文章。为此,我们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少年时光是人一生中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特点,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做自行摘录课外的有价值的内容,如成语典故及名人事例等。值得指出的是,实现写作的成功积累,还必须要注意以下要点:一、量要大,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二、范围要广。为了积累,学生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三、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引导学生做好圈点批注

背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还得让学生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反复地去读、去品、去思,要引导学生去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写心得。虽然,学生一上来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这学生的一鳞半爪,要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由此渐进,在感悟中深刻思想,在感悟中升华人格,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淀生活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光引导学生积淀文本是不够的,还得引领学生体验生活、积淀生活,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索,获取鲜活的源头活水。因此当学生产生了高兴的,愤怒的,悲伤的情绪体验时,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笔表情达意的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知:如果细细回顾自己在一些重大变故中的心理状态,那是可以认识到这样一点的:当时的情绪变化、情感起伏是很有层次的,是一个既有量变也有质变的过程。可等到事过境迁,再来回顾那个时候时,层次和过程都模糊或消失了,留下的只是结论,写到作品里也只能是“真高兴”或“真难受”。我们惟有指导学生及时将这些内容写成日记,就不但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还能增强他们的笔力。

二、训练

1、注重文体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式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做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总之,学生惟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2、结合学生需求,挖掘潜力,提高效率

有人说,文章是逼出来的,确实有道理。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知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一篇作文,要求学生两节课写完,学生两节课内也只能勉强完成,如果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学生也能写好文章,两者相比,显然,后者效率高,我规定学生必须在23分钟内要当场完成作文初稿,再化3──5分钟复读修改,之后20分钟用正楷誊到作文簿上。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达到了规定要求。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速度有很大的弹性,加大压力,就会增加弹力度,提高作文效率。

3、激发情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我以为,作文除了逼以外,还应能“激”,要善于唤起学生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次,在报上偶读到这么一则小新闻:大年初五,一位清洁工在整理小区垃圾箱时,发现了一条重约八九斤的大青鱼,这位清洁工闻了闻,没有异味,就挨家挨户问,结果大家都说自己没扔,清洁工要就拿回家吧。等清洁工回家杀鱼时,更让人吃惊的事发生了:里面居然有10000块钱。我就把把这则新闻读给大家听,大家听了这则新闻,议论纷纷,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同学想象一下这鱼是谁家的,谁送的,为什么又会扔掉,知道了里面有钱又会怎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的想象力被激活了,纷纷写出精彩的文章。──这样的训练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

三、讲评

1、教师要做好讲评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运用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的模式,由学生担任批改作文“主角”,希望通过自我评析,对自己的作品再认识、再创造;同时也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析,使他们有机会在比较中转换思维角度,既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短处,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但毋庸置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互阅互评只是完成了作文批改中低层次的工作。笔者以为老师还是要上讲评课,如何才能上好讲评课?首先要能找出本次作文的优缺点,特别是全班同学都存在的问题。好的文章,教师大声朗读,让大家共同品味成功之道。对于学生作文的失败之处,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显示在投影片上,引导学生重点读教师的“修改痕迹”,从大到句子的选用,小到标点字词的增删调换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道理,时间一久,学生自然能从中学习到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律。

2、还要注重作文的重写

作文讲评是为学生指点了思想上的迷津,而作文重写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其实,学生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缺陷也有一种“弥补”、“填充”的欲望,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讲评时要求学生再写一篇或一个片段,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那么,是否所有的同学都要求重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优秀作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原素材基础上再次构思,使学生更深入地悟出写作中“法”;中等及偏下的作文,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眉批、评语中指出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写作的浓厚兴趣。而且,这样还加大了练笔量。一次作文学生写两次,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阔步向前”,这样的训练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结构能力、分析能力等等无不在写作中一一体现。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要能够认识到培养孩子们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切切实实地去指导学生积淀、训练、讲评,我们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