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收藏、书法、化学实验、计算机、英语……张辛梓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比起同龄人,他身材“小一号”,谈吐却落落大方。讲到动情处,声情并茂。
同学说,他是个天生的演说家;妈妈说,他是个出色的表演者;他自己拍着胸脯:“我是全能选手!”
手绘图放进了市图
“没想到市长能理我。”2009年9月,张辛梓就古城保护,写信给当时的代市长谢正义。而在此之前,他已关注扬州古城保护长达三年。利用周末时间,他跑遍了老城区,拍得图片1000多张;他走进市图书馆,把4米长的同治年间扬州交通图,一笔一画地“复制”在一张90厘米长的纸上。如今,这张手绘图放在扬州市图书馆,供人借阅、研究。
为了看到同治年间的扬州交通图,张辛梓可是费了一番周折。少儿部,没有;成人部,没有;古籍部,需要身份审核。张辛梓和妈妈董琪红,和图书馆“周旋”了很久,古籍部负责人最终同意带其取阅。
据了解,这张图从进馆至今,加上张辛梓,共有两人查阅;前一次查阅,是专家作研究之用。
张辛梓想把该图扫描,馆里说牵涉到版权问题,不行。于是,他趴在古籍部看了一天,发现“水平不够,不能临摹”;接下来的两天,他带了描图纸,算好比例尺,在古籍部开始描图。“描了10个小时,完成的时候,眼都花了。”现在,他正利用GoogleEather,启用遥感技术,将复杂的扬州交通图“用线拉出来”。“我对古城保护尤其感兴趣,希望将来能做这方面的专家。”张辛梓说。
年刻音乐光盘400张
“致力于研究古城保护”的张辛梓,格外热爱音乐。一进家门,他就从柜子里抱出五个影碟包,厚厚的一沓,总共有400多张,全部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光盘:“这是去年3月份到现在的成果。”
张辛梓的妈妈董琪红是维扬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受妈妈影响,他自幼沐浴在音乐的海洋里,对西方古典音乐“爱到痴迷”。“买碟片,太贵。”他自己找到相关网站,下载、刻录成光盘、收藏。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巴赫……他一一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小学五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市少年宫的胡更生老师,跟其学萨克斯吹奏。“老师每次都表扬我吹得好。我一听,就更来劲了。”学了一年,他参加萨克斯考级大赛,获得扬州赛区一等奖、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第二名,第一名空缺。从此,他在萨克斯圈里小有名气。“每天练40分钟”,现在已考到9级。
各国钱币集了一大包
“完全是偶然。”认识张辛梓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怪癖”——喜欢收集各国钱币。2005年,张辛梓跟爸爸去银行,看到第五套人民币的宣传画,就站在那儿看了半个多小时。“太有意思了。”他缠着柜台营业员,要到了宣传画。从此,开始四处收集各国钱币。
“总会遇到贵人。”他收集钱币“没有渠道”的时候,偶然遇见了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63岁的校长助理Bob,两人“兴趣相投,一拍即合”,成了“忘年交”。
当Bob有朋友来扬州旅游时,他总会把张辛梓一家介绍给外国朋友,并告诉外国友人张辛梓的收藏爱好;朋友回国后,就将收集到的钱币整理,写上介绍,分类寄给张辛梓。在Bob的帮助下,他已集到近100个国家的钱币,装了一大包:美元、澳元、阿根廷币、英镑、法郎……他的“钱袋”里,花花绿绿的。
前来道贺的沈宗奇,是张辛梓的“小朋友”。读小学四年级的他跪在床上,对着哥哥的收藏品“顶礼膜拜”:“天哪!牛人就是牛人!”
精通电脑却不玩游戏
“太低级了。”张辛梓精通电脑,却从不玩游戏,“我不是为玩游戏而生,没那细胞;玩不过人家,我就不玩。”最让沈宗奇佩服的,是哥哥的电脑技术:“他会用非常专业的、全英文的软件做图片,还会做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