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半日闲暇,我带女儿去看电影——《寻梦环游记》。这是一部从儿童视角讲述生死、亲情和纪念的动画片,上映伊始就好评如潮。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米格的墨西哥小男孩,为了成为心目中的偶像歌神,与世代禁止族人接触音乐的“家庭禁锢”抗争,在亡灵节时误入光怪陆离的另一个“世界”,在那里见到了家族死去的亲人,得知了族人禁忌音乐的原因,认清了“偶像歌神”原来是靠“盗取”自己曾曾祖父的歌曲而成名并谋杀了自己曾曾祖父的真面目,于是与已故的亲人在那个“世界”为帮助曾曾祖父恢复“名誉”而“战”,并想方设法让活着的亲人们不要忘记已故的曾曾祖父,最终使米格大家族在次年的亡灵节重新“团圆”的故事。电影情节构思巧妙,人物刻画惟妙惟肖,镜头唯美引人入胜,情感细腻惹人泪下。
我要为这个敢于“正视死亡”的故事点赞!
“死亡”这个词我们大都不愿提及,更不忍正视。对于孩子,大部分家长对“死亡”的说辞多是敷衍搪塞,生怕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殊不知,“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规律,是每一个有生命物种的必经阶段,再正常不过。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看待“死亡”,远比他们去朦胧揣测要强百倍。《寻梦环游记》就是用“五彩斑斓”“光怪陆离”这样的场景来描绘了人们死后所去往的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美好”仍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死亡”并不可怕,“天堂”也很美丽,最可怕的是你因何而“死”——“好人”死后依然受人尊敬、被人缅怀,“坏人”死后郁郁寡欢、最终走向“终极死亡”,正如西汉大文学家司马迁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由此我不禁想到,“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正是我们当前在未成年人教育中亟需引起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回顾近年来的新闻,未成年自杀、激情犯罪杀人的案件逐年增加,诱因令人瞠目结舌,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他们对待生命不懂敬畏,对待生活不知珍惜,对待“死亡”缺乏认知。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对“死亡”的正确引导并非“忌讳之事”,而是“百利之举”。
我要为电影传递“珍惜亲情”的正能量点赞!
“亲情”是始终流淌在《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中的“血液”,既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更让观众感到周身温暖。无论是小米格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梦想与家人发生争执也好,还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也罢,他的亲人始终“爱”着他,无私无畏地帮助着他,正是因为这份“亲情”的力量,使他战胜了邪恶,也让他的族人之间化解了矛盾,小米格最终明白了“亲情”的珍贵,使出浑身解数让他的曾祖母不要忘记曾曾祖父,为的就是在以后每年的亡灵节,他们“米格家族”一家人能够“团聚”。然而当下,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仍在坚守着这份“亲情”?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更多是为了“名誉”或者“金钱”,夫妻成仇、父子反目、亲人背叛的“怪事”,这些“负能量”悄无声息地给我们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层“灰纱”,让我们原本简单的情感变得不再“单纯”,而《寻梦环游记》及时地帮我们推开了一扇窗,“珍惜亲情”的“正能量”犹如一阵清风拂面而过,令人惬意之时更增加了几分思考:自己有多久没有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过电话,有多久没有问候过曾经关心过你的叔伯姨妈,有多久没有陪伴爱人去过公园散步,有多久没有认真倾听孩子说说心里话?我们被太多的“忙碌”牵绊,却恰恰忽视了那些最关心惦念你的人,正是他们在你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帮助你,给你信心和勇气,让你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因此,“珍惜亲情”是需要我们用“真心”去维系的,是需要我们用全部的“爱”去浇灌的,只要亲情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属于你的最温暖的“家”!
我要为电影告诫我们“不要忘却”的价值观点赞!
“不要忘却”就是“不要忘本”“不忘初心”,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有不忘执念,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体会“幸福”的美好。这样的价值观值得推崇,更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忘却”你的亲人、“不要忘却”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不要忘却”你生活中的幸福往事,“不要忘却”你心中的梦想……既让自己不要忘却,也让别人记住你的存在,只有这样,“百年之后”的你才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美好的生活,否则,无论你在哪里,都将会“消散无影”而“终极死亡”。这不由使我想到了鲁迅先生1933年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那五位烈士都是鲁迅先生的青年朋友、忘年之交,他们被反动势力所谋害,鲁迅先生是怀着极为悲愤的心情写成了这篇文章,之所以用《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标题,实际上是希望后人永远纪念这些革命烈士,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然而,现实生活中,诋毁英雄的有之,抹黑历史的有之,更有甚者与国外反动势力沆瀣一气、企图否认历史,这些人和事就是彻头彻尾的“忘本”,终将被世人所遗弃。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就意味着倒退。只有不忘历史,才能看得清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阔步向前。“不忘初心”就是一个最简单朴素的价值观,但却需要我们用尽一生才能做出最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