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专业化包括了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发展极其丰富的内容。但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一段时期中发现,教师的专业化遭到了太多的质疑,甚至是责难。
首先是对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穿新鞋走老路”的责难。其实,“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实验起始阶段是难以避免的,原因包括:教师教育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新课程的教学不相适应;部分教师教学技能的缺失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而其中由于新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使我们教师在原来师范院校所掌握的知识显得捉襟见肘,这是完全怪不得老师本人的,唯有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能力的途径加以解决。
其次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实验在这方面提出的要求呼声很高,似乎教师不转变角色就将成为新课程的绊脚石。角色定位,是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并不断地履行社会要求的过程。这本来是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但我们现在感觉到太多的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要求,而有些要求本身就带有某些片面性,要求教师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定位,例如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
再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近年来把校本教研的作用提得很高,但事实上校本教研并没有发挥应用的功能。在实践中,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时必须注意:一方面,校本教研只是教学研究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层面,而不是全部,校本教研虽然具有更加灵活,更贴近学校实际的特点,但它并不能取代区域性教研解决带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目前校本教研基本上还停留在放任自流的个体活动阶段,其实校本教研内容不仅包括微观层面的学科教学问题研究,而且包括中观层面的通用教学范式应用与创建乃至宏观层面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的研究,校本教研应更关注学校的整体设计,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在校本教研组织形式的三个方面,应更重视同伴互助,而不是仅*专家报告,专业引领不能理解为专家指导,有效的专业引领应该是根据我们要解决的教育或教学问题去寻求专业理论或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指导。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应更加讲究效率,尽量避免跟在别人后面低水平的重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