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中发现,在评改中进步
临近中考,学生的作文情况如何?最近让学生回望初中生活,分别以“那些人”“那些事”为题作文写作,批改之后,发现两个班的同学在审题方面做得比较好,不再有以前那种把人写成事、把事写成人的情况,选材方面也能做到真实,有些选材比较新颖独特,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文章缺少高度,缺少温度,有的是有意思但没意义,有的是没意思更没意义,不能感动人,感染人。
怎么办呢?如何在极短的关键时刻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呢?我挑出一些典型作文,让他们评改,使他们在体悟中发现,在评改中进步。
评讲学生的作文《那些事》,先给学生读了一篇作文,让他们发表意见,评一评。作文及师生的评改如下:
1.那些事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走向尽头,快结束了,真的。但那些事,还是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那些互助的事,让我感到温暖。前段时间初二的同学号召全校师生为一位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短短两天之内,大家的爱心就汇聚到了一起。金钱的数额或许不大,但却能够给人以温暖。又或是球场上,一位同学突破后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旁边的同学总会伸出手将他扶起来,并关切的问上一句:“没事吧,要不要带你去医务室看一下?”一点一滴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一件件互助的事当中,浸透着无限温暖。
那些团结的事,令我为之震撼。初一年级的拔河比赛,班里身体强壮的同学上去拔河,其它同学则充当了“啦啦队”。决赛那场,对手是一队“大力士”,眼看红布条向对手那里一寸一寸地移动,我们几个拔河的队员急的满头大汗却又无计可施。无论我们用多大的力都无法改变那根红布条的运动方向。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得台下大喊:“六班加油!六班加油!”这犹如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最终我们凭借团结的力量一鼓作气拿下了比赛。直至今日,每当想起当时的情形,一股震撼还不由得冲上心头。
那些有趣的事,让我回味无穷。最喜欢老师上课时带来的笑料。一日物理老师上课,实验正做到关键处,器材却不给力地突然坏了。老师不慌不忙地拿起器材,以平时教训我们的口吻说:“啊,这个,真是中国特色!”全班立刻笑喷。又一次,数学老师在课上讲得兴起,便把手当作惊堂木重重一拍:“当我开始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爸还不认识你妈呢,更不要说你在哪儿了!”话音刚落,全班的笑神经瞬间崩溃。
那些事的色彩在记忆中永远不会黯淡,是因为它们正是三年初中生活一个个鲜活的片段。
师生评改意见:
这篇文章整体构架比较“稳重”,形式比较匀称,语言也经过打磨,比较齐整,但给人的感觉是缺少灵动和活泼之气,像个大人写的稳稳当当的四平八稳的文章。
文中二到四段画线句让这篇文章一览无余、索然无味;而且这样的第三件事没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属于那种“脚踩西瓜皮,想到哪滑到哪”的写法,你还可以写“那些奋斗的事,让我为之振奋”、“那些失败的事,让我感到难过”等等,可以依次写十个、二十个。这样的选材缺少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文中缺少一种统整,所以缺少吸引人的力量。
文中第三节,不是“那些”事,只有一件事,写拔河比赛的事,最好能再写一件才是“那些”;第四节的两件趣事,“趣”品不高不雅,没有多大意思,甚至有点低级,影响文章立意。
2.那些事
鸟儿停在衣架上。它站在阳台外长长的铁管上,跳着从这里到那里,它啾啾叫了两声,残雨叮得一声落到金属管子上,清脆迷人。它跳到了一旁,抖抖羽毛,忽然飞到我的窗边来。我注视着小小的它,握着笔,担心站起来也许会吓到它。我就这么看着。目光搅乱了午后的寂静。
树叶在沙沙响。我原是去找一面镜子,忽然听见了楼外树叶森森的声音,漆黑一片,寒意凛然。“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原来,金秋不只是金黄的田野,也是这泛着金属光泽的冷冷秋声,凄切肃穆。我赤着脚站在地板上,一时怔忡。
月亮在我眼前。没有云,什么叫皎洁,什么叫月光如洗,我明白了。为什么月出惊山鸟,为什么深拜楼中月,我也明白了。七月流火所说“大火”星宿在月光下闪着红色的隐约光芒。我凝神望着月亮,发现真的有那么一块黑影,是月宫广寒。
腊梅正在开放。它们被插在清水中,明亮的黄色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透明、漂亮又 生机。每一朵都张开了,星点繁密得像正午林间流泻出的光斑。冬日午后是温暖的,我捧着一本书坐在阳台,嗅到了一缕花香。
烛火在轻轻摇晃。忽然很静,光焰在气流中跳动着,像梦中一样,我的第十五个生日,在这样神秘的气氛中到来。有机物以它的第四种形态在我眼前伸展,扰动了分子的旋转规律。我在温暖中闭上眼睛,带着极浅的流动的欢愉,许下一个新的心愿。
我喜欢这些事情,心情将暮未暮,世界在我眼前展开。我看到的是一个新鲜的、不常见到的时刻。意想不到的奇迹忽然出现,昨日的记忆和隐约的未来,像叶子在静夜中闪光。
亲切的,我与世界面对面。
师生评改:
本文描写了“鸟儿停在衣架上”、“树叶在沙沙响”、“月亮在我眼前”、“腊梅正在开放”、“烛火在轻轻摇晃”五个片段,角度独特,手法细腻,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读这篇文章,我们会想到《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文章,好多时候,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看不仅要用眼睛也要用心。
本文结尾比较含蓄而巧妙,“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一句给我们留下回味的余地;“昨日的记忆和隐约的未来,像叶子在静夜中闪光”一句意味深长,这样的点题含蓄而有味,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很有感染力,让我们的心也沉静。
通过两篇作文的对比评改,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认识:如何选材,如何架构,如何开头,如何扣题,如何点题……对这些问题一定会有新的理解。
此处改为“结束了”更好,后面的“快结束了,真的”也最好去掉,否则感情色彩不当。
这样的开头比较简洁,吸引读者往下读。
是一件事,不是那些事。
说“回味无穷”实在有些夸张。
这个词来得没道理,前文没有提到“色彩”,所写事情与色彩无关。
应改为“叮”的
小小”中隐含着怜爱。
引用诗句,增加文采。这首诗名叫《听琴》,原诗如下:“闲客请宵抚玉琴,露凉新月在高林。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
作者是明朝宰相严嵩,虽说他身后之名太糟糕,但此人的诗却值得一读。想来或许是当时他所听的那首琴曲太过高妙,才使他暂时摆脱自己那颗属于俗世尘埃的心,才写出了如此名句吧。
想象比较丰富。
用心才会发现。
用词富有动感。
用心与世界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