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体会不了葬花词和芙蓉诔的悲伤,却经历过球队夺冠的狂欢和失利时的落寞。
欣赏,欣然观赏。当我们开始关注某一事物,是兴趣;当我们渐渐对它有所思,是喜好;当我们透过这一事或一物,体悟到世间的善恶美丑,看出它本质中的精彩与遗憾,则是欣赏。
一部《石头记》,一座悼红轩,一山一水,一笔一砚,造就了一位曹雪芹,一位我欣赏的作家。我欣赏他,同样欣赏他笔下的人物与书中的典雅韵致。
我欣赏林黛玉,先时是因她的“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显然接受了红学大家们对她的评价,我欣赏她讽刺宝玉为“呆雁”的幽默与她“临风洒泪”和 “对月长吁”的“小性儿”。一次次深入阅读,曹雪芹的笔墨在脑中不断留下新的印迹,我欣赏黛玉教香菱作诗时的“这首虽好,却断不是这样作诗的”这种细致,成为了对薛宝琴一声声“妹妹”的热情知礼。终于,我所欣赏的是她的离世,遗憾与悲伤何尝不值得欣赏!
同样,我欣赏与“潇湘妃子”性格迥异的“蘅芜君”薛宝钗。在我欣赏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时,并不接受宝钗的“面若银盆,眼同水杏”,然而越读越能见其另一番姿态。她和探春的“改革”使贾府能够多撑些时日,她对于丫鬟们的体谅与呵护,她知书达理且顾全大局……我欣赏的是在封建家庭中的一位智慧的“求生者”——她既得到父辈的褒扬,又受到同辈的尊重,在仅有的一片天地活得如鱼得水。但后来我开始怀疑,她作螃蟹诗时的“皮里阳秋”,竟显示出了那样的野心勃勃与心思重重,绝非敦厚之人了。直到现在,即使承认她的“心计”或缺陷,承认她不似黛玉的单纯,但我开始欣赏她顺应时代的能力与她的才华和气魄。
欣赏作者,从华美的辞藻到严谨的行文线索,从涉猎之广到用心之苦,从故事的内容到封建家庭的年轻人解脱束缚的渴望,从对衰亡的哀叹到对时代的思索。
我认为,“欣赏”一词,正如同我欣赏《红楼梦》的过程,从表面与外在的华美,一步步走入事物或人物的内心与本质,体会到他们的处境与思想,进而赏识他们的性情与品行,甚至欣赏他们对时代的屈服与无奈。因“爱而知其丑,恶而知其美”,欣赏我曾忽视或嗤之以鼻的一切,欣赏悲哀、叹息、讽刺、坎坷。
欣赏,可赏美,更可赏丑。欣赏美能给人以陶醉的享受,欣赏丑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由美见丑,由丑知美,能赋予我们看清尘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