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应是心平气和,如释重负般的。然而还是走上了高三的路。
晨时读到一篇关于高考语文作文的随想,文章里作者谈到他的母亲对他的成长的影响,她不是饱读诗书,受过多么高的教育的女性,她很平凡,如芸芸众生一般平凡,她也可怜,如天下所有父母心一般的可怜。可怜更可叹。她却很清醒,无时无刻不在教诲着她的儿子,你多拿一分,那是对你自己的交代,为自己挣一分底气,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清醒悲观残酷和理性。
想收获赞赏,拒绝被甩耳光,你得付出,理所应当。有一天,他站在劳苦大众中间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能够游刃有余,他醒悟,他母亲给他灌输了一个让他可能获益终生的道理。
当然,无论如何,人生有无数考场,但家人总舍得堂而皇之给你满分,因为你值得,因为他们舍得。
读毕,心里不禁心里微微牵动。想起有关高考的旧事。
妈是急性人,有时行事不知思前想后,顾全大局,拿捏分寸,我忧虑自己每考完一场她会情不自禁探问,这难保不算一种隐形压迫。所以,我提出让爸陪考,她留在家里就好。爸平时不苟言辞,考试那天,他站在考场外面,殷殷地守望,似其他芸芸父母一样。我走出考场,他只是絮叨午饭家常,其余言辞,悉数掏空。他是了解我的,从他眼神里,我亦明白,他是信赖我的,这是许多金碧辉煌,字斟句酌,崇山峻岭,沧海桑田都难以求得的安宁
考完两场,那天傍晚,一个人,穿过车水马龙,穿过灯火阑珊,去青睐的小吃店点了一碗馄钝,吃完再回到宾馆,爸给我充分的自由。
于是,我的高考从容笃定地迈过去,并无风,并无浪。并不见得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但发自心底,我道得出一句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也不虚此行。
而其间的插曲,本来兴许年深月久不为人知,是后来爸无意提及,我向妈求证,她才云淡风轻追忆。
原来我考试那天,她自作主张搭公交车准备偷偷在考场外看一眼。然而事先不曾了解准确地址信息,又骨子里有些耿耿路痴的妈,在市中心绕来绕去,始终也没能找到目的地。
那一刻,我的心是柔软的。我仿佛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妈在大街小巷里穿流,有点惶惑,有点匆忙,有点焦灼,有点落寞的,流着汗的身影。
后来,当我发现时时居然是自己苦口婆心,条分缕析向妈灌输感悟体会,来稀释她时而庸人自扰,时而小事化大,时而拘泥不化的毛病的时候,我忽然憬悟,自己原来若无其事长大,是个大人了。
也是在自己渐渐领悟,这世间,山长水远走遍,喜怒哀乐饱尝一番,唯有亲人,有最容忍体谅,不计前嫌,不问亏欠的情意。
一篇文章,似一尾鱼轻柔缱绻地一撇,又恰逢这学期之末,愈发吹皱了我久已涟漪阵阵的归家的想望。
家,对于我,愈来愈不是某种通行天下,广而化之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具象的,有的放矢的,双脚踏踏实实踩在土地上的维系,是一根线,是一种气味,是赤着脚走在地板上的舒服妥帖的一阵温良,是席地而坐翻读一本小说,饿了起身煎两个荷包蛋果腹的从容悠然,是穿着短裤背心大摇大摆看着电视笑得龇牙咧嘴,恨不得满地打滚的不顾一切,是外甥女儿那双藏着不知多少还不能化作言语的好奇欢喜渴饿倦懒的碎碎念的眼睛,是厨房里氤氲的烟火气,是清晨窗外滴滴溜溜的鸟啼,是偶尔蹑手蹑脚优雅警觉走过我窗前的花猫,我故意拉起窗帘,留一丝缝,细细密密,一丝不苟地觑着,觑着它的惊弓之鸟般的小心翼翼,觑着它的仿佛掺着阳光给人感觉带温度的花纹与毛皮,觑着它的一本正经,它的寂寞,觑着它的肥;是爸妈的乡音,是精神上的皈依,和由心而发,不添加任何多余杂质的信赖,是归去归去少不了龃龉,但是渐行渐远,总也止不住惦念的一点得天独厚的钟意。
家,不就是远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