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民同一位准备远航的水手交谈。
农民问:“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出海搏鱼,遇着了风暴,死在海上。”
“你祖父呢?”“也死在海上”“那么,你还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
水手反洁道:“那你父亲死在哪里?”“死在床上”“你祖父呢?”“也死在床上”“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
读罢这则故事,我不由想起身的现实:我们中的许多人不正是疲软地躺在父母或师长为我们营造的摇篮里,让生命静悄悄地流逝吗?
鱼游浅底,鹰击长空:飞蛾扑灯火,彩蝶栖花心;屈原行吟泽畔,楚王作乐凤池;项书记自刎乌江,刘邦国葬汉陵。生命一瞬而过——海上也好,床上也罢,不管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走到尽头,都只是一种悲剧性的结束。
然而,生命的质量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开花的月季引我们统计驻足而观,过冬的苍松激发我们举手礼赞,虽然它们殊途同归都将走向来亡。寄身于天地之间,是要有点非凡业绩的。倚剑长城的秦皇汉武,弯弓射箭的成吉思汗,都在史册上雄视千秋,而我们呢?真是惭愧,原本一样的生命被我们自己惯养得不堪一击!一点点苦痛,便使昔日的凌云壮志倒塌,只少许甜头,就要让世间唯我独尊。于是,我们堕落了,我们老老实实地跟在老师那威武的教鞭下,舒舒畅畅地躺在父母那温暖的港湾中,我们在惊涛骇浪与宁静中选择了后者。战天斗地的剪影在蒙尘的书册间渐渐发黄,乘风破浪的英姿在唏嘘感叹后俞显渺茫。“算了吧,何必自讨苦吃呢?”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抉择之后,我们望远地成了可怜的跟屁虫,让自己的生命消逝在不见天光的床上。
如果你是一只雄鹰,那就快展翅翱翔在天际间,展示你自己的风采,如果你只是一只等待命运的可怜虫,那就快让惊涛骇浪把你葬身海底,你望远是一只得不到怜悯的可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