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秋日“诗”语

高一抒情900字
2018-07-29

中国古代文人似乎都有悲秋的情结,他们为落叶而感伤,为万物的萧索而深感落寞,更是在秋的撩拨下写尽了绵绵不断的秋思。

在历史长河中首先出现的当是屈原。不得志的他虽挺着一身傲骨,却也写下了“娟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萧索冷落的诗句。为国孜孜不倦的操劳,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却时时处处面临着中伤,这样的忧愤也只有寄托于秋风落叶才能展现地淋漓尽致了。

沙鸥般的杜甫一生都在飘零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写尽了现实带给他的失望与痛苦。流落夔洲的他面对滔滔东去的长江,用血与泪吟诵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凋零的秋叶,汹涌的江水,漂泊的处境,多病的身体,怎能不激起诗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与挣扎?

杜甫的悲是雄壮的,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写的又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悲”,借秋之肃杀表达一种凄婉缠绵的情,换来不知多少人的泪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飒飒秋风中,浓艳的霜林,竟是离人的眼泪染成,这奇特的想象更显现出离别的悲苦。

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把游子羁旅他乡,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则写到了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啊,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情此景,叫他如何不哀伤?!

欧阳子的《秋声赋》向来称为古人“悲秋”的集大成者,读来倍感凄冷。“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后人在这悲秋的极品中,尽享秋之味、秋之色、秋之情!

身处秋天,面对秋景,却也有人高声吟唱,秋的清冷悲凉被作者的主观豪情排遣,不见其踪影。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虽有几分无奈,也不失为一个屡遭打击,颇多坎坷的文人的乐观与抗争,在萧瑟秋天中给人昂扬的鼓励,堪为独树一帜的秋之颂歌!又使我忆起曹孟德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同样的秋,不一样的情,富有雄心大略的曹操,萧瑟的秋风绝对压制不住内心涌起的浩荡“洪波”,这样的豪情向来为人钦羡!

秋天来了,街上的人少了,人们把自己裹在了厚重的棉衣里,我也沉浸在秋的氛围之中,回味着古人的吟诵,演绎着属于我自己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