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攘攘天宇为布景,流水光阴作纸页。我们的人生一路上得失并存,苦乐交织,不乏坎坷磨折,也不缺蜗角名利,处身其间,难免会感到迷茫与无所适从。于是,人们便渐渐有了名唤“逃避”,名唤“怯懦”的劣根。诸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类的见识,无疑就是一种迁就,诸子百家中道家的“无为”和那“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思想也无非是一种苟且。
可这世上总也有一些人卓尔不群,他们寄情于山水,潇洒于天地,看似消极逃避,可实际上却将他们的精神全权交付给了诗书,交托给了那更高远更缥缈的精神世界。中国有古话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若似他们这般,在书香中求雅,求智,伴着袅袅书韵追寻心中那一隅宁静安康的高洁士人,确是这箴言的诠释无疑。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不仅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度和素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心境、处世态度甚至精神追求。东晋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那个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的年代,是什么成就了他“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可贵秉性?又是什么促使他在那样年景里素笔勾勒出那么一个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的桃源仙境?其实,从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描述中不难找出答案——使他达到“身在人间,心在桃源”这一忘我境界的,正是他夜半提灯聊自慰藉的苦读。
唯物辩证法中有关于“量变产生质变”的描述,同样的,人的精神也是会升华的,随着处世阅历的积累,心境思想的变迁,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便会不断拔高,而对于物质的需求则会变得随性——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此时,人之于自我的认知,之于社会的见解,之于世界的态度都将会发生质变——心境变得开阔,心性变得豁达,对于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磨难也能做到淡然处之,从容应对——诗书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知识啊!
枸杞是中医药方中常见的一味药,具有镇定安神的效用。诗书的效用正如枸杞之于岐黄药理——一在人体,一在人心。当你真正享受到诗文带来的裨益时,你想感叹的将不止是许巍那句富有哲思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应该是“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诗和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