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衷心地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在你们一如继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孩子有了较大的进步,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你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咱们的学生面临着毕业,毕业班的家长、老师、学生压力都很大,但压力最大的还是学生。家长们最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希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即将升学考试的40天时间里,大家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不同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家长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心里状况,做任何事都不要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疏导孩子以正常的心态迎接中考。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只靠拼搏来提高成绩已不太可能,而如何调节心理和生理状态,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才是保证成绩的关键。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以平常之心对待中考,不要急躁,不要与别人比,要与自己比,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做到自己之最。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今天召开家长会的意义所在。我们当中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大家想一想,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进步大、表现好,而有的学生表现一般,甚至倒退呢?孩子教育不只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点问题。《教育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常州市妇联对有读书孩子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结果发现: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而90%的家长对‘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女教育’。为什么,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孩子对家长却不满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今天主要想与家长们谈谈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富有责任心是成人成才的重要标志,有人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水平相当的人干着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能干得很出色,有得却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现失误。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为什么有得严格要求自己保质保量得完成每一次作业,而有得却不催促不交作业,甚至是应付公事。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起责任感,孩子如果有了责任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应该尽力做好的一件事,就会从严要求自己,自觉地做好份内的事。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方面,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20年,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没有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正是这件事,才使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如何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现在有的家长,几乎要替孩子做好一切,生怕孩子受累。如果孩子闯了祸,不是教育孩子怎么承担责任,而是安慰孩子,“不要怕,爸爸有关系、有钱,完全给你摆平”……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没有责任感,很难主动的做事,将来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尽全力。)二.对孩子进行批评或教育,要尊重孩子,还要耐心细致。俗语说“儿大三分客”,就是说对自己的孩子要尊重,要把他放在一个成年位置上与他商量问题。可以说,你把孩子看成什么人,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什么人。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对一个天真无知的孩子,你可以精心把他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也可更容易地把他变成一个罪犯。你如果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事也干不好,甚至,挖苦孩子说:你就是不如别人,你一辈子也没出自了等等,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真得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干不了,自己总是不如别人。你如果遇事与孩子协商,把孩子看成一个正在成熟的或即将成熟的成年人看待,通过你的眼神、说话的方式、对孩子的态度等,孩子就能体会出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孩子就会真得认为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说话办事就会自觉地按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可以说,在学校表现好的孩子,都首先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要用智慧、要耐心细致,不要只是简单批评或说服,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父亲帮孩子改脾气的故事: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一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来,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一个钉子洞一样。”我们不得不敬佩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和耐心。有的家长对这样的孩子可能采取硬对硬的方式,“你发脾气,我就不信,我拗不过你,你是我儿子,我有权对你怎么怎么样”这便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只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孩子出了错,同样甚至更需要得到尊重。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数家长可能只是耐住性子批评、说服,如果能像故事里面的那位父亲一样,巧妙地设计一个教育孩子的过程和情景,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了。
。三.会爱自己的孩子。一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连老母鸡也知道的事,关键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吃苦,这是家长的共性。事实上学生的学习确实很苦,但有谁不靠吃苦就能考上好学校呢?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眼前确实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钱花了,可是孩子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来遇到困难怎么办?家长能管孩子一辈子吗?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父亲怎样爱孩子的故事:日本的大岛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将爱藏起一半。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汽车,每逢节假日便常常带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绝不让10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正男的气管炎犯了,便央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向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他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旁边等着他。大岛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脸上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正男,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一级的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的车更好的轿车。”大岛先生这种特殊的育儿方式,不是丢了另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更科学。四.家长要与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如教师了解得多,何况有的学生向家长汇报假情报,不说真话。所以要想家庭和学校双方面共同对孩子的教育有所促进,家长就要更多的和我们的教师进行交流。有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做得***,能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甚至能和学生共同制订成长计划、学习目标(举例:高一2家长)。实践说明,家长与学校配合越好,老师的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如有位家长与教师约定,互相借助对方鼓励孩子,老师对孩子说:你父亲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说你逐渐懂事了,自控力越来越强,明显看出你逐步成熟起来了。家长对孩子说:你老师表扬你了,说你有进步了,上课精力更集中了,你坚持下去,成绩一定会提高的。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有良好印象,且得到了认可与鼓舞,孩子一定会表现得越来越好的。但也有家长不太关心孩子的事,如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分在几班,老师叫什么名字,孩子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将来从事哪方面工作更适合等。提醒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学生与老师发生了冲突,家长不要只听孩子的片面之词,而把教师推到对立面上。家长管一个孩子都时常发生冲突,老师管几十个孩子发生冲突也是难免的。有的孩子与老师发生了冲突,学生往往只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支言片语,向家长汇报,甚至说谎,指责老师如何不对,目的是求得家长的支持。最不该的是,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完全听信孩子的话,站在孩子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听孩子有不满,就说:你们老师怎么这样啊,太不象话了,我去找他……。这样把老师推到了对立面上,而没有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没有站在真正教育好孩子的立场上来积极与老师配合,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到头来,真是害了孩子。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为什么别的学生与老师没有发生冲突呢?自己是否按学校常规要求做好了,如果各方面都守纪律,并完成学习任务的话,老师怎么会批评自己呢?希望我们家长能与老师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与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五.家长要舍得拿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孩子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平等交流。只有平等交流,使孩子敢说真话,才能真正全面的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家长的期望,如果家长能拿出更多的精力与孩子交流、沟通,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等向孩子传达自己希望孩子进步、并对孩子抱有信心的强烈愿望,如果孩子能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这份关注,就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有的家长总是推说,工作太忙,无暇管孩子。大家想一想,大家忙来忙去,又是为了什么,如果孩子不能成才,你攒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俗语说“富不过三代”,意思是指,因为家庭条件优越,只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心理上的教育,致使孩子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也就没有能力使祖业发扬光大。钱总有花光的时候,培养起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才是根本。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要舍得花时间陪子女做子女想做的事,许多成功人士,周末、周日,情愿舍弃谈生意、赚钱的机会,也要陪孩子玩、做事。家长还要有童心,站在孩子的年龄段上分析孩子的对与错,不要动不动就教训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久了,就产生了隔阂。所以,家长们不要总推辞自己工作忙,应酬多,让赚钱挤占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这是本末倒置的非常不明智的作法。我认识一位家长,儿子上初中以后,不管春夏秋冬,一直坚持每天与孩子认真谈一次话,询问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生活,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他说,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是家长看出来的,管出来的。他把孩子一直看着送进了全国重点大学。六.家长的言行要与学校教育相一致,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给大家举两个反例:1)某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金戒指,到校后马上交给了老师,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夸奖。放学回家后却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一不是偷来的,二不是抢来的,为什么交给老师?真是个大傻瓜!”2)一次放学前打扫卫生,老师问谁去打扫厕所,几个学生自告奋勇去清扫,教师表扬了这几个孩子。不料,来接学生的家长见到后,气汹汹地找到老师:“你凭什么让我的孩子干这又臭又脏的活?他在家还从来没扫过地呢!”家长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发生了冲突,使孩子不知所措。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自己却上网聊天、打游戏,长时间地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这都会对孩子形成不好影响。当家长的言行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对人生观、世界观还没完成形成的学生来说,危害是相当大的。家长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明智的投资,如果与教师配合好,能花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把孩子培养好了,教育投资才会变成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另外,安全大于天,提醒家长们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帮助学校教育孩子时时、事事不忘安全。家长同志们,教育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和任务,愿我们各尽其责、各出其力、相互合作,为我们学生的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