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后感1500字篇一_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
你很难想象,环顾我四周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朋友,我也不能。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
但,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男主角应该20出头,英俊潇洒,在书中碰上一个有钱人的漂亮女儿,当然肯定也会碰上一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该小人势必要跟他争夺那位小姐,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男主角成为大亨,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当然这里所说的梦想,是真的梦想,不是“爸爸妈妈说”、“老师说”、“电视报纸说”里被说出来的那个蓝图,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米粒。
查尔斯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5年之后,他在巴黎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Helivesatanotherlevel”。电影《Big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优秀读后感1500字篇二_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英国】毛姆
翻译:傅惟慈
1,毛姆(1874-1965)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其他著作:《人性的枷锁》、《刀锋》、《寻欢作乐》以及其他短篇小说《面纱》等。
2,内容简介:
3,艺术分析:
A,采用侦探小说的写法。
全书的主要情节就是“我”一直在调查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怪异一生,即他在四十岁时为何突然弃家跑到巴黎从事绘画创作,以及此后他在巴黎潦倒的绘画生涯,以及在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岛他生命最后阶段的故事。
这种写法的优缺点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其富有悬念,能强烈地吊读者的胃口;而且随着“我”调查的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也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读者所有关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认识与看法都是间接的,有“雾中看花”的不清晰之感。毛姆并没有直接去写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他借助于全书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我”来观察与推测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行为方式背后的动机。虽然毛姆竭力地想要读者相信“我”所提供的一切观察、调查与推测都是真实可信的,但毕竟,这种“真实可信”还是借助于另一个人物的眼睛而得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真实的内心世界到底什么样子,另一人物“我”也许清楚,但并不能说读者就是清楚的。“我”作为人物(而非全能无所不知的上帝或者传统小说中的作家),“我”的观察、调查、判断和推测等难免带有偏差(或者误差)。也就是说,真实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
这与妥斯托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和福楼拜等小说家的小说写法完全不同。在这些人的作品中,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十分清楚,因为在书中的世界,作者就是一个全能无所不知的上帝,他安排与操控着一切。读者通过阅读,就能清晰而完整地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
B,语言机智、幽默、犀利。
如“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p72)
“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p72-73)
这样的文字在小说中比比皆是,能看出毛姆对人生充满睿智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这些文字也能一直吸引读者读下去。
C,小说中的主要冲突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与外部世俗世界的冲突,而没有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内心世界的冲突,最终导致这一人物形象的单薄平面。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作者交代很少。最终,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就比较扁平(平面、简单、机械),他虽然是个精神上的艺术巨人,可以为艺术梦想献出生命乃至一切,但读者除了看到他对于艺术的执着、激情和天才的创造力外,并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他是否对艺术有过动摇?他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选择有没有后悔过?……
很遗憾,毛姆放弃了对主人公内心冲突的挖掘,最后这个人物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单一的面孔,我们能感受到他精神上的能量,但从小说艺术角度来看,他仍旧是一个扁平的没有太多面孔的单一人!
D,由C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小说还是传统小说而不是现代小说,因为它没有涉及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与心理世界的深层开掘上。
假设另外的一种情况: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还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放弃掉安稳的职业而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中,他对绘画一直富有热情,一直安心于绘画创作中,他为了艺术的梦想奋斗了一辈子,但最终他的绘画却被证明没有丝毫的艺术价值,也就是缺少美!在为了梦想付出的过程中,他也一直不断犹豫、徘徊、否定与怀疑……试想,这样的人物会更生动更丰富,也更象每一个艺术创作者曾经走过的心路历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毛姆带有大多数人共有的偏见,即他把艺术家视为神而不是常人!神无所不能,能创造出伟大奇迹,神没有犹豫、徘徊与自我否定,神能创造出一切!
但这样的神并不是真实的艺术家,至少对于大多数的艺术家来说,创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艺术家是像凡高那样的人,虽然有很高的潜质,但要想成为天才的艺术家,还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要经历极其艰难的寻找,还需要经历极其严酷的自我发现。他们总会或多或少带有对自己的怀疑,在寻找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和方向时满是艰辛,总会在泥泞地与荆棘林中艰难跋涉。
普通人常常否定了这个过程,把艺术家神秘化,但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才更是真实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者会清楚自己不是神,自己也有着每一个普通人也会有的自我怀疑与寻找时期,尤其在创作伟大的艺术品时,虽然有些时候非常顺利一气呵成,但对于更多时候却总是充满艰难地寻找和探索。
这样的艺术家才会有更真实的人性,才会更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