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数学课文-浅谈应用题教学策略

八年级材料1000字
2018-01-06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解答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养成善于思考,认真分析,推理的好习惯。但是我国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不同程度上存在‘繁、难、偏、旧’ 的状况”。应用题的教学更是小学数学重点与难点,许多学生因为解决不好应用题而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目标的诠释。怎样在老教材上实施新课标,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解决数学应用题,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就应用题教学策略浅谈个人的做法与见解。 一、生活化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活即教育。”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活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故我在设计选用题目时,尽可能与生活紧密相连,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或是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我在教学应用题中常见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时,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复习准备阶段,安排的是分小组1分钟计时赛,四个组分别做口算题,剥瓜子、卷铅笔、写生字比赛,使学生明确“单位时间内剥瓜子的粒数、做口算题道数、卷铅笔支数,写生字的个数,就是工作效率,在教学新课时,老师又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妈妈1天织毛衣线的两数”“老师一小时批改作业本数,工人叔叔1小时加工多少零件”等等生活素材,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二、开放式的处理: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属于数学问题的一种。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因素。开放性的应用题设计,可以给学生思维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设计开放性应用题。 1、条件开放:   例如:小林和小红共做了15朵红花,小林做了多少朵红花,从表面上看,这道题似乎缺少条件,无从做起,但仔细分析,可得出:既然他们俩都做了红花,则每人至少做了一朵,又由于共做了15朵,说明一个人最多只能做14朵。于是问题转化为在自然数范围内,(

)+(

)=15来解决,得到14种可能的答案。 2、问题开放:   问题开放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如在学完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后,出示这样一些信息: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让学生补充问题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