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在后来,这种统一的政策与观念,成为了历代王朝统治者的梦想,而这次秦朝的统一也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西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结束。秦在公元前230~221年间先后灭了韩、魏、楚、燕、赵、齐,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也从此开始了。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施行变法,而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逐步向东扩散。在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时期,这种现象也在继续扩张,并继续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又经过孝公至庄襄王六代百余年的苦心经营,使秦国拥有大片富庶地方,国富兵强。而作为一个大国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也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从而促进了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例如确立皇权。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皆由皇帝收揽。秦也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互相也没有统属关系,而是由皇帝掌握专权。各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帝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当然,秦朝的统一也包括了在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的统一,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也修造了驰道。对于文化方面的统一则表现在书同文、“焚诗书”和以吏为师,严禁私学这几个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和统一。秦始皇创下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的历史中也成为了政策制度修补的一块“基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下令把原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铸成十二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他强行将原六国的贵族迁到咸阳附近居住。秦国的统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他还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秦始皇原本一心想让秦朝的统治千秋万代连绵不休,但尽管他采取了种种巩固统治的措施,最后却是因为他的独裁专制、横征暴敛而为秦朝十五年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他征发了70多万人去筑阿房宫,又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修骊山墓,再加上频繁的战争、庞大的官僚机构、连续的大兴土木,动摇了统治基础。正因为人民的不堪重负,在公元前209年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在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
秦始皇对国家的统一以及创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对历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对于民族的大融合也有了一定的重大贡献。他开创了帝国制度的先河,为我们历史的国家政策制度修补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