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过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我路经一个小店,店主人对我说,他养的八哥会说五句话:“对不起”“谢谢你”“你好吗”“早安”“再见”。
他很为那只八哥不能说3个字以上的句子,甚至说更多的话而抱憾不已,说他见过更聪明的八哥。
我安慰他说:“会说这五句话的八哥已经很了不起了,许多很会说话的人,连着五句话都说不完全!”
也许生活在当下,我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别人为自己付出,习惯了去忽视生命中的细节,我们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但试想若换做自己去为别人付出,去奉献,我们真的会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吗?答案不言而喻,必是不情愿的。既然自己都不情愿于当付出后无人在意,无人领情,那么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说一句谢谢,又有何难呢?也许八哥作为人类的宠物,只会简简单单地学舌,但它所记住的却是我们经常忘记的感谢,这难道不令人汗颜吗?人类何时沦落到连八哥都不如的地步?
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他们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以及可怕的“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就读于中国高等学府的学子面对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如此冷漠?况且这位英勇的民警还是为救这复旦十八驴友而牺牲的。不必寻求过多的借口去为学子们掩饰什么,冷漠是对生命的不敬,是对他人付出的不敬。一句谢谢本不足以替代生命的付出,而此时却连一句谢谢也没有,教育所追求的激发人之善,反成了激发冷漠的工具。自己逞强用别人的生命买单,面对别人的牺牲,单单是那冷冷的一瞥,那冰一般的言辞,伤透了每一个人的心。感恩,真的有那么难吗?中国自古讲究的知恩图报为何在当代如同一杯不断稀释的咖啡,只剩下自私与冷漠的味道?
金庸先生曾在的小说《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个知恩图报的好汉吴六奇的形象。吴六奇早年穷困潦倒,海宁査继佐于其有赠饭赠袍之恩,后査继佐应庄史之案遭受牵连,时任广东提督的吴六奇为报当年之恩,积极营救査氏,终使査继佐免受牢狱之灾。时隔百年,金庸先生仍对当年吴六奇营救祖上之事念念不忘,便将此事写进《鹿鼎记》中,这种世代知恩图报的精神不可不令人称道。佛曰:善恶皆有缘,万物皆有缘。当一份善心,收获一份感恩,此种缘分大概便可称为善缘了。河南农民李敬斋19年前因车祸受伤严重,广东医生袁浩老人为其治好伤病,还帮助这个贫困之家垫付医药费。19年后,当得知袁浩老人中风卧病在床,李敬斋夫妇毅然来到广州,把袁浩夫妇当做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所做的一切只为报恩。情义无价,感恩永恒,相隔千里,跨越19年,很多事情都已改变,唯有真情不变。袁浩夫妇当初帮助李敬斋,从未想过任何回报,但是李敬斋坚持认为:“知恩图报,是正常人做的正常事。”
当我们流连于物质的繁华时,当我们在享受着来自亲人朋友的付出时,不应忘记那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谢谢。”也许当我们感恩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感恩于别人为我们的付出,当我们感恩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一种缘分,一种善缘,早已将人与人的心灵,人与万物的灵魂悄然紧紧地联系起来,社会的空气里也将少一些自私与冷漠,多一些感恩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