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建设方面
1、建立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建立每个月召开一次办公室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碰到紧急情况时随时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研究部署工作。
2、建立健全了衔接制度。县司法局、县安帮办统一印制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通知书》,并在收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刑释解教通知书的一周内将《通知书》发到乡(镇)司法所,由乡镇司法所建档后向村级交接。同时,县局、县安帮办还与县看守所达成一致意见,每半年统计一次,做好看守所刑释解教人员释放后的衔接工作,做到不脱管、不漏帮。
3、制订与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沟通制度。要求各个帮教小组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的第一年做到:每周走访一次;每月宣传法律四次;每年开展教育不少于五次;要求帮教组织人员空闲时上门去走走;农忙时抽空去看看;碰面时主动多问问,关键时多关心关心。
4、健全职业技术培训制度。2008我县在县看守所、县就业局分别建立了县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培训班,免费为出所、出监后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5、释解后的就业、安置帮教各项政策落实情况。2004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2012县安帮办又与综治办等十一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机制加强预防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刑释解教人员参与开发性农业生产、创业,在场地、项目、资金等方面制定出优惠的扶持措施。
二、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是制度落实不够。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在落实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制度等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状况。其次是安置困难。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紧缺,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都给安置帮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自我谋生成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主要门路。再则是管理不到位。市场经济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坎坷经历,都给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随着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刑释解教人员打工谋生的越来越多,占到刑释解教人员总数的60%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大多数能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安置去向是比较明晰的。但也存在一部分人出监所后不落户,人户分离,甚至有些人用假身份证、假姓名、假地址混迹于社会。他们当中有少数人自以为有一定违法犯罪经验而再度铤而走险或由于家庭变故、经济纠纷、社会歧视转而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还有极少数人人格扭曲,对社会、对政府存在报复心理,存在反政府、反社会意识。在物欲的驱使和诱惑下重操旧业,轻则违法,重则重新犯罪。
三、基地建设情况
我县于2005在丁厂创立了全市首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该基地属私营企业,属厂长曾小兵个人所有,局里只限于安置一定的过渡人员,没有比例分红。为更好地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本人认为:一是要与监狱合建基地;二是要有一定的经费;三是必须以农场式建设更合理;四是安帮办一定要派出专人前去管理;五是安帮办一定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与基地有一定的比例分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同效果,各方面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