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师不姓“牛”,而姓“刘”,因为“刘”和“牛”谐音,所以,我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牛”老师。
“牛”老师的脾气像牛一样倔。他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底,决不反悔,即使用九头牛来拉,也拉不回头。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牛”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他发现我们坐写的姿势不端正,有的弓背,有的弯腰,更多的是俯在桌子上,身子弯曲得像一座拱桥。“牛”老师看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就成了建筑桥梁的专家?哪里要造桥,我们不需要一沙一石,只要学生往那里一站,弓着的背就是一座自然弯曲的拱桥,人们只要从这座“桥”上过去,就能顺利的达到彼岸,不受一点惊吓。要是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不就成了废物?“牛”老师说到做到,决不放空炮。他神情严肃地对我们说:“这堂课我们不上,大家一起来练习坐功。”我们一听都不由地“啊”了一声。“牛”老师见了严肃地说:“怎么,不服了?不服也得服,服也得服。现在都听我的口令:坐好,挺胸,抬头,直背,两眼看前方,双手自然伸直,不准动!违纪者,斩立决!”我们听着他的喝令,一个个吓得像缩头的乌龟,一动也不敢动。这时,“牛”老师看着我们,便忍不住躲到一边去偷偷地发笑。我们却不敢轻举妄动,只有乖乖听老实的分。这样的坐功不了几分钟,我们都受不了了,个个开始挪动起来,有的转头,有的扭身子,有的抓痒,总之丑态百出。“牛”老师见了,脸立即板了起来,说:“怎么,就坐不住了?那好,谁要是坐不住的话,就多坐几十分钟!”我们一听,吓得赶紧坐好,没有一个敢动,生怕受罚。就这样,一节课下来,我们个个累得腰酸背痛,身子像散了架似的,浑身酥软,走路都直不起腰。这一回把我们折腾得够苦的了。
从此,我们遇到“牛”的课,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个个坐得直挺挺的,没有一个东倒西歪。说起来,这件事我们总感到有些奇怪,原来郭老师不知给我们讲过多少次,要我们坐好,坐端正,可我们就是坐不好。这回,“牛”老师不用吹灰之力,就把我们坐写的姿势都改过来了。这都归功于“牛”老师的“坐功疗法”。
“牛”老师有牛劲,我们喜欢这股劲。
点评:“‘牛’老师不姓牛,而姓‘刘’,因为‘刘’和‘牛’谐音,所以,我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牛’老师。”新颖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吸引住了。接下来习作通过一件事,写“牛”老师帮助同学们纠正写字姿势,表现 “牛”老师的 “倔”脾气,读之使人感受到“牛”老师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习作以小见大,表现了“牛”老师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