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迪亚诺经典作品盘点

高三应用文3000字
2014-04-04

与去年的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不同,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中国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他的名作《暗店街》于1984就被译成中文出版,而最受中国读者追捧的王小波则公开在作品中向他“致敬”。他是一个让我们倍感亲切的作家——到现在为止,《暗店街》在30年间已经有了四个译本。1984《外国文艺》杂志上署名“小禾”的译本,1986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薛立华译本,1992漓江出版社的李玉民译本,最近的是1994译林出版社的王文融译本。

据说《暗店街》的第一句有“四种写法”:

“我究竟是谁呢?”(小禾译,《外国文艺》);

“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薛立华,百花社);

第三种译林社的,与前两种说法均不同;

最有意思的是李玉民译的(漓江社):“吾飘飘无所似,似茕茕一孤影”。

衡量一个作家的地位,译本的多寡是标准之一,莫迪亚诺在30年间被反映出版了十来种著作,《暗店街》更是有了四种译本之多,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读者对他的热情。与此相应的,是两位中国流行作家,王朔和王小波都曾经公开表达莫迪亚诺对自己的影响。王朔在自述《我看王朔》中甚至说:《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源自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暗店街》,只是他这了个皮毛,只学会了把水搅深,却无能力再次澄清,因而到后来不能自圆其说。到底王朔怎样只学了个皮毛,怎样地“把水搅深,却无能力再次澄清”?王朔谦虚的夫子自道,倒是给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

1978出版的《暗店街》是莫迪亚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获得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书中的主人公在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刺激后丧失了记忆。主人公开始用探案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这部作品揭示了莫迪亚诺作品的重要主题:记忆、过去、身份。主人公搜集了大量片断,试图拼凑出自己的人生。而加入侦探小说的元素也是莫迪亚诺作品的一大特色。

随着《暗店街》的成功,1987,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的莫迪亚诺的《青春狂想曲》。就像莫迪亚诺的大多数作品一样,《青春狂想曲》篇幅也不长,算是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莫迪亚诺再一次发掘了记忆的主题,他让年近中年、生活安乐的主人公回到他二十年岁的人生经历,回到占领时期的巴黎,召回阴郁悲哀的青春时光。1993,漓江出版社推出《一度青春》一书,其中收录了《一度青春》(即《青春狂想曲》)、《往事如烟》和《凄凉别墅》三部小说。

1992年,花城出版社推出莫迪亚诺的《八月的周日·缓刑》一书中收录两个中篇,《八月的周日》及《缓刑》。

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后,对莫迪亚诺作品的译介有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2005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他的新作《夜半撞车》。《夜半撞车》法语版原著于2003推出,国内仅隔两年就推出了译本,动作可谓相当迅速。不仅如此,莫迪亚诺还因为这部小说在中国获得了一项文学奖——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在这本书里,记忆依然有着幽灵一般的朦胧的品质。

莫迪亚诺近年被译介的作品,主要有《青春咖啡馆》,《地平线》等。

莫迪亚诺在中国最著名的崇拜者当属王小波莫属。王小波的中篇小说《万寿寺》是这样开头的: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艨胧……”很显然,在《万寿寺》中,王小波对莫迪亚诺不仅仅作了引用,而是直接借用了其作品的主题及结构。显然,就像莫迪亚诺一样,王小波也是一个对记忆有着深刻兴趣的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都是从一个较晚近的时点,追忆自己青春时代的故事,并将我们带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文化革命与知青下乡。而阅读莫迪亚诺的作品无疑给中国作家王小波带来了新的启发——他让王小波发现,通过一种略带神秘与寓言色彩的设定,记忆将会给文学带来无尽的可能性。和《暗店街》的主人公一样,《万寿寺》的主人公也失去了记忆,而作为一个失忆之人,他接下来的行为动机便是去寻找自己的过去。

《万寿寺》中“我”的神秘失忆,与莫迪亚诺作品中大量解释不充分的、颇具神秘色彩的失忆有着相同的性质,它将主人公抛入一团谜雾之中,陷入一种极大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将让主人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对存在加以探询的空间。王小波写道:“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正是在莫迪亚诺的启发之下,王小波在他的作品中进行更为自由和天马行空的探索——在一个不稳定的、寓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由此,我们也收获了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丰美与奇诡一批作品。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Modiano(1945-),法国作家。生于巴黎,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艺术家。1968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

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

1968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该小说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星形广场》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占领年代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

《夜巡》——钻石笔尖奖

《夜巡》的叙述者是个既为盖世太保卖命,又为抵抗运动组织效力的双料间谍,在两面夹逼下最后走上了绝路。《0环城大道》是儿子寻父的故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他重新回到占领时期兵荒马乱的年月,并终于在黑市奸商、诈骗犯、替德寇卖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犹太人中间找到了失踪的父亲。

《暗店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暗店街》的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孜孜不息地寻访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及其亲朋友好友的踪迹,他们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甚至远涉重洋,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寻找青年时代的友人。他的调查对象中有俄国流亡者、无国籍的难民、餐馆或酒吧间的老板、夜总会的钢琴演奏员、美食专栏编辑、古城堡的园丁、摄影师、赛马骑师等等。这些调查把读者带回到作者情有独钟的占领年代。再现了这一黑暗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作者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夜半撞车》

《夜半撞车》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评选中法国文学入选作品。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在巴黎街头漫步,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车辆的车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尔让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等他清醒时,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那名女子已不见踪影,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事实,离开诊所后,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子,而那辆肇事的湖绿色“菲亚特”则成了他追寻中的最重要的线索。这位女子使他想起了另一名女子,湖绿色的“菲亚特”使他想起了一辆小型货车。整个寻找的过程又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环城大道》——法兰西学院小说奖

《环城大道》写于1972,这是一个较为奇特的故事:17岁时才第一次与父亲见面的儿子,不久就被父亲狠心地推下地铁站台,险遭大难。但脱险的儿子竟不记此仇,反而千方百计寻找父亲和接近父亲,并同情他、亲近他,与他共患难。寻觅一下这种奇特故事和奇特情感产生的原委,就是我们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审美与鉴赏过程。小说故事结构和叙述手法的独特,使我们既感扑朔迷离,又觉清晰精巧。

《缓刑》

这篇小说不足4万字,然而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一个孩子的目光来描写他所处的环境,以无数细微的迹象来回忆他童年时代的种种经历,暗示他的父亲以及他周围的大人的命运。大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被捕?甚至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问题都留给读者去敢想了正如作者对书中的许多问题只有暗示、想象而没有提供任何答案样,小说的内容似乎与题目“缓刑”毫无关系不过作为一种联想,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法国人在占领时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时时受到威胁,而临着可能发生的“严重的事情”,而作者当时由于是个孩子,才得以免除大人们的焦虑和瞥察的盘问,才得以“缓刑”然而正是孩子的目光和童心,才毫无掩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可信又充满疑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