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呐喊》读后感

六年级读后感1500字
2016-11-17

上个星期,因为生病住院的原故,颇为闲散,在医院里打完点滴之后,就可以在街上闲走,偶然在旧书滩上见有七册鲁迅先生的小册子,就以十二元的索价买回,依次是《呐喊》、《野草》、《坟》、《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北京版,重印鲁迅先生1918年到1934年间的文章。原书的定价不等,我望着这七本三十年前出版的书不知如何是好,怕闲居斋中的懒散,只好带至空巢工作闲暇时阅读,这便是这篇小文的缘起。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少在以前是读了一些的,本着“故书不厌百回读”的精神,我首先拿起了《呐喊》,鲁迅先生自己说:“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去的寂寞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自序》)这让我多少有相同的感觉,也许文人的心是相通的;而年龄与观察考量时序也是让人玩味的,试看《呐喊》所集的文章:

自序,1922年12月3日,年41岁。

狂人日记,1918年4月,年37岁。

孔乙己,1919年3月,年38岁。

药,1919年4月,年38岁。

明天,1920年6月,年39岁。

一件小事,1920年7月,年39岁。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年39岁。

风波,1920年10月,年39岁。

故乡,1921年1月,年40岁。

阿Q正传,1921年12月,年40岁。

端午节,1922年6月,年41岁。

白光,1922年6月,年41岁。

兔和猫,1922年10月,年41岁。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年41岁。

社戏,1922年10月,年41岁。

这使我想起另一首先生的诗: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

钱玄同先生曾经说过“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确实,四十岁的年龄,实在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也许我已经到了“向不惑”的年龄,对此深有感受!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开始写小说得益于钱玄同与陈独秀两位先生,而后来却都分道扬镳了!这是始料所不及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影响了几代人?去年我作《阿五外传》,除了我的排行是“老五”外,“陈老五”的影响也可能是一种巧合?

人血馒头何尝又在现在的中国消失?“法轮功”只不过是换了另一个人血馒头的面孔而已!孔乙己、闰土已经绝迹了吗?至于赵秀才、假洋鬼子在我们的周围依然地活跃和繁衍生息不已!有时候我真的有些悲哀:何以中国的“国粹”如此的坚强?鲁迅先生在酒醉和抄写古碑之后,奋起呐喊,但又能唤醒几个人?

阿Q因为向赵府的吴妈求爱,便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并且是“从此不得踏进赵府的门槛”!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阿Q想进赵府而不能?小D进了赵府便也看不上阿Q,并大声地说“没有,没有!你出去!”阿Q只能说“记着罢,妈妈的……”昨天听某先生说我位列考古所“四大散帮”之一,我倒有些“宠若受惊”了!有时候看小D与阿Q撕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既不能作和事佬——多事不如少一事、说了也白说,也不能起哄——“良心”说不过去,只能是冷眼静观了!这,在先生的《呐喊》面前多少有点自现形污了!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自序》)那是先生的高明和远见之处!因为实践证明,今天的阿Q与小D依然健在!并且各行其是,悠哉然哉!袁阿五夹在阿Q与小D之间,说不清楚是个什么味道!更为糟糕的还要面对假洋鬼子、赵秀才、举人老爷!

说到这里,我大概要学一学没有破落之前的孔乙己,教一教小孩子写“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法”,然后再就着茴香豆下酒,抑或抄一抄古碑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