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黑色的、深灰色的、灰白色的……一块块砖石垒砌成了这一奇迹般的工程——万里长城,墙高约七八米,宽约五米,就像在群山峻岭之间伏着一条神龙似的,曲折蜿蜒,连绵不断。
要想“骑”到这条“神龙”的背上俯视山下的美景,可以步行上山亦或坐缆车上去。我们选择了缆车,从缆车上往下看,只见下面的绿树、灌木、杂草和山石就像怕挨冻似的,密密匝匝的挤在一块。我和它们正相反,即使到了山顶,感觉空气闷热得像待在蒸笼里一样。
到了山上,我们开始沿着“龙背”攀登,这条巨龙在群山间蜿蜒起伏,顺势而行,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坡度大的路段至少有四十多度,最陡处的台阶像是垂直上天去了。走得我们是汗如雨下,衣服在汗水的浸泡中“洗”了一遍又一遍。
每走三百米左右,就会通过一座“小城堡”——古代叫烽火台,后来称“敌楼”,这么密集的敌楼也只有这段慕田峪长城才有,说明这段长城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烽火台外面看着挺宽敞的,里面的通道却十分狭窄,两个人绝对不能并排走过。通往楼顶的台阶更加狭窄,稍胖的人要侧身上去。上楼顶的人必须等下楼的人走完了才能一个一个排队上去。
过了大约七八座烽火台,终于快要到最高点的烽火台了,路看上去更加的艰难了,每级台阶有三四十厘米高,至于有多少级台阶我已经无力再数了。于是,我们的衣服又被“洗”了一遍,而我们的腿脚都像打了麻药似的,又酸又麻,踩在台阶上像是踩棉花踩空气一样。
终于登上了最高点!从这里往下看去,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山与山间白雾缭绕,山谷间或溪水流淌,或是密密的村庄。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不禁浮想联翩:光是登这一段三千米长的长城,就让我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了,而古代驻守在这里的士兵,他们的艰辛难以想象,严寒酷暑,忍饥挨饿,还有残酷的战争……更艰苦的我想是当年那些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他们用他们的血与汗,甚至生命构筑了这一伟大奇迹——万里长城,长城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