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感动在绍兴

三年级叙事1200字
2018-08-15

前言:读着《走进和谐的春天》,让我的心里也沐浴着暖暖的春光。书中前言说:和谐是一首跨越国界的歌;和谐是对秩序和法律的敬意;和谐是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和谐是平凡人生迸发的创业精神;和谐是和平卫士的奉献与承诺;和谐是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和谐”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细节,和谐就是这样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更想说,和谐是一种对外来打工者的真诚接纳,一份内心的感动。

大前年的这个时候,我离开广西省博白县菱角镇老家,随打工的爸爸妈妈来到古城绍兴。我们租住在城郊接壤处一户农家的低楼,爸爸在一个建筑工地做钳工,妈妈在一家服装厂做烫衣工,我在附近的一所小学就读,一家人在绍兴的生活就如此开始了。当我渐渐融入绍兴的时候,心里总被一种感动包裹着,总想与你分享:

流动的花朵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爸爸带我去新学校——绍兴市越城区东江小学。学校不大,六个年级,七个班级,我被分在三(1)班,班主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姓张。张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把我介绍给大家:“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我们的大花园里又多了一束流动的花朵,他来自美丽的广西,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丹丹,捧出我们的热情,欢迎她的到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一下子驱走了我的陌生与不安,“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特别献上的真挚洋溢的歌声让我忘却了身在他乡的孤独与忧伤,而张老师的话更让我心底里涌起一份感动,“流动的花朵”,一个民工子女,在绍兴却有这样的昵称。来之前,千百次地担心“外地人会受到歧视”的忧虑在这古城是一种多余,绍兴,她有的是慈母般的亲和。

共享书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交谈”……可作为外地民工子女,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拥有的课外书总是很有限。班主任张老师急为我们所急,想为我们所想,在班中开展了“个人图书借阅——让资源最大化”的读书活动。她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交换后就看到了两本书”,全班五十多个学生个人的图书交换着看,那就是一个可观的量了。班中三十多位本地生,毫不吝啬地向我们提供了上千册的课外书,让我们这些民工子女,也能涵泳于知识的海洋。我的同桌,还把我领到她的家里,让我尽情地享读她满架的课外书。都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绍兴的水土,蕴育了绍兴人的智慧,更蕴育了绍兴人接内外地人的大胸。

同等政策

就读东江小学三个学期后,学校被拆迁,我们转到现在的树人小学北校区。开始,像我们这些“流动的花朵们”的家长着实为借读费发愁,按照这里的地方政策,外地生进入市区就读,要交一笔数额不小的借读费。爸爸妈妈忧心忡忡。同学王小丽家更是拿不出这钱,因为爸爸在工地做工时,跌断了手臂,需要休养好长时间,经济危机重重。然而,这又是我们的一份多虑,开学时,学校让我们这些东江小学过去的外地生,和本地生一样,享受同等政策。我们是喜上心头。还让我们感动的是,上学期期末,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班主任王老师把一百二十元钱返交到王小丽手里,说是教育局对特困生的特别关怀。当我把这事告诉妈妈时,我发现一向坚强的她,眼里噙着泪花。言语不多的爸爸,一个劲嘱咐我“好好读书,对得起政府、学校、老师的关怀”。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它真真实实地串缀起“和谐绍兴”四字,让你无法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