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肖复兴的文章,里面写人记事真令人感到笔浅情深。过去的人和事,慢慢的说,缓缓地讲,由一件物说起,贯穿开去。
我也不禁想到自己的老师。第一位老师是我妈妈好友的爸爸,当时我年龄很小,大约只有五岁,不愿意上幼儿园,爸妈干脆就把我送到了学校,算是预红班,现在应该叫学前班了。报到前,妈妈反复教我背数字,念古诗,还给我准备了一块橡皮和几只削好的铅笔,整整齐齐地排在铅笔盒里面。背书对我倒不难,因此入学倒也顺利。因为个子小,老师把我安排在靠门的第一位,教室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明亮,讲桌很高,我的班主任老师姓张,个子高高的,五六十岁,头发已经花白了,古铜色的皮肤。
上学是什么样子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老师第一节课是教我们学规矩,要坐的直,听课时可以把手交叠着放在桌子前,也可以背到背后,同学们就都坐得直直的。讲完了要求,就开始大扫除,五六岁的孩子会扫什么地呢,不过就是在教室旁的大梧桐树下拿着扫帚胡划。
大概是学a,o,e之类,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当堂完成。我写得慢,而且认不得四线格,总是写出了格子。放学了,别的同学都三三两两回去了,我还在教室里写,越写笔画越重,橡皮也擦不干净,鼻尖上就开始冒汗。妈妈在学校外面等得着急,就跑到我教室来找我,拿着我的手,帮我一起写那些讨厌的字母,有了妈妈的帮助,我写得快多了。大概到学期末的时候,张老师见到我妈妈,很开心地说:这孩子现在上路了,以前还担心年龄小,现在终于上路了。这一学期我还评上了三好学生,捧着奖状,结束了我的学前班生涯。
小学老师也姓张,叫张文英,她是南方人,总说普通话。我现在还能非常清晰地记起的样子,短头发,圆圆的脸,双眼皮,爱笑而和气。她的女儿也和我们一班,皮肤白皙,扎着两个羊角辫,虽然应该是很乡土味的羊角辫,但是却很漂亮。说话有一点咬舌头,但是很好听的南方口音。
张老师就住我家楼上,我家住二楼,她家住五楼。张老师的女儿常喊我们去她家写作业,当时觉得她家里很漂亮,她家的木桌子上铺上了一块灯芯绒的墨绿色桌布,家里还有好些布娃娃和做的手工纸玩具,特别是一些立体的纸玩具,真是令我羡慕不已。有时候我会和她女儿一起去楼下吃米线,那时候米线对于我们来说算得上是美味了,冬天的时候,很多小孩子早上都会簇拥到米线摊前,从家里带上一枚鸡蛋,然后垂涎欲滴地等待着美味。不过我很少去,一般在家吃,而她则经常能去。
那时候刚流行卡拉OK。张老师家就买了,她的女儿喊我去她家里唱歌,我们胡乱点些什么歌,记得有首小白菜,她说她特别喜欢,我们一人一个话筒,可我也不会唱,发现自己的声音和电视里的没法比,只记得她女儿一直不停地说,唱呀,唱呀。唱完歌,张老师喊我们吃饭,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就在一栋楼,下楼回家很方便,她们娘儿俩却非要留,。张老师让她女儿跑到楼下给我爸妈说声,她便一溜烟去了,大约有两三个菜,蒸的米饭,我只记得一盘炒包菜特别好吃,回家向我妈大肆渲染了一番。
张老师对女儿很舍得花钱,还给她买了电子琴,她也曾喊我们一起去看她弹琴。张老师总是很温和,有段时间,早晨她还带着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去小公园跑步,那会儿并没有什么公私之分,张老师完全是喜欢我们,才会这么待我们。她的课讲得也不错,我那会儿语文成绩也很好,张老师常常夸我,说改我的作业就是享受。后来表弟也是她教,姐姐说她特别负责。
后来,我转学了。有一次在小学门口见到了张老师,她和我妈妈在一起,我妈妈喊我,快看这是谁?张老师!张老师拍拍我的肩,近视了呀,一定是看书看的,从小就喜欢看书,可得注意保护好眼睛啊。后来,我再也没遇到过张老师,再后来,零星地听家人说起了张老师,说她现在境遇很不好,老公出去做生意挣钱时找了小三,后来赔了钱跑了,债主天天去她家里要债,她就一个小学老师,哪有什么钱呢?每月只留下很少的生活费,其他的钱全交了出去。她的女儿后来成绩也不好了,去学了乐器。后来的一天,我似乎在街上遇到了她女儿,骑着自行车背着一把大吉他包,我只见到了她的侧影,已经许久没见了,我拿不准是不是她,犹豫了一下,她就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