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许多文章,但没有一篇像《那种温暖葛然而止》那么感人:
一个1岁多的小孩叫:臭臭,他活泼机灵,很逗人喜欢。有一次臭臭得了眼癌,就算化疗了,他也只能活到7岁多,而且右边的脸永远都是1岁多时候的脸,左边的脸会正常生长;如果不化疗,用不了几天,他的右眼会长出像菜花一样的东西,双目失明,而且很快就会死去。臭臭的母亲选择了化疗,但他的父亲却选择了不动手术。臭臭的父亲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如果让臭臭继续活到7岁多,难道要他质问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能活下去,他也难逃一死。后来,臭臭动完手术,他痛苦地拉着妈妈的手,口里喊着:“妈妈!妈妈!我很难受。”这句话刺痛了她妈妈的心,她母亲痛苦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病,而是自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地孩子在痛苦,而不能拯救他,作为一个母亲,这样很痛苦。后来臭臭在她母亲的怀里死去了,臭臭被火化了,以及他生前的玩具,衣服全都陪着他火化了,只留下了臭臭的一缕胎毛。
如果我是臭臭,我做了化疗手术,活到了7岁多,但是,我知道自己即将远离人世,那我会很痛苦,为什么自己不能活下来,为什么我会得眼癌,为什么我不能像好朋友那样继续活下去为什么……我很赞同臭臭爸爸的做法:臭臭没有做化疗手术,那他可能会痛苦一阵子,但是如果臭臭活了下来,那他痛苦的不仅是他而已,还有臭臭的父母,臭臭的好朋友,臭臭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他们会痛苦一辈子,伤心一辈子;如果我是臭臭的母亲,那我会比臭臭更加痛苦,因为我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难受,而自己却没有能力跟他分担,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自己的怀中死去,而自己却没有能力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