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杜甫的悲悯心肠

八年级素材
2014-01-24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杜甫的悲悯心肠

杜甫是唐朝的三个大儒之一,其他两个是韩愈和颜真卿。韩愈任过监察御史,颜真卿是个将领。他们虽然身份地位不同,却共同实践着儒家的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又是一种什么思想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悲天悯人的思想。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在任鲁国司寇的时候,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后,听管理员汇报此事,先问伤人没有,接着就问伤马没有,爱人及物,不假思索,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一生都在实践悲天悯人的思想,他每到一个国家,就劝国君要实行仁道,要减免赋税,要让百姓有安居之所。这种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就是悲天悯人的思想。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史上有很崇高的地位,同时又是一位忠直之臣,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他的最著名的一次活动就是谏迎佛骨。那年的唐宪宗听说凤翔的法门寺中有一节释迦牟尼佛留下的指骨,就派人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沿途修路盖庙,人山人海,乌烟瘴气,劳民伤财,许多人甚至因此而倾家荡产。这时,韩愈站了出来,写了一篇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告诉皇上要以民为重,不要被一节来历不明的指骨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为了百姓而不顾扫皇帝的兴,其勇气令人敬佩。

颜真卿虽然是大书法家,是颜体字的创造者,但拥有重兵,“安史之乱”时他在山东领兵抵抗,后来又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竟被军阀李希烈杀害,他是忠臣烈士,他用另一种方式实践着儒家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悲天悯人。

只有杜甫,无职无权,他当过的最像样的官,就是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个官职名称很长,但其实就是一名管理军械仓库的仓管员,整天手上拎着一串钥匙,叮叮当当的,地位卑微得很。后来虽然当过唐肃宗的谏官,但没几天就因为替宰相房琯讲了几句话就差点把命给弄丢了。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他只能把悲悯的目光投向遍野疮痍的大地,投向饱受饥寒的人民,然后把他的仁爱之心、悲悯之情凝聚在诗行中,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他登岳阳楼,便写“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别人登上岳阳楼都欢天喜地,为洞庭美景所陶醉,就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也是有悲有喜。而杜甫却不是这样,他登上岳阳楼就大哭一场。为什么哭呢?因为洞庭湖水是如此浩瀚无边,天地宇宙必定更是广袤无垠,而我杜甫却四处漂泊,无处安身,再加上孤身老病,亲朋无音,怎不悲从中来?尤其是想起国破山河碎,边关战事急,诗人更是忧心忡忡,不觉悲从中来。千年之后,我们依稀还能看到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岳阳楼上号陶大哭。

他登上白帝城,便写“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李白也写白帝,但他看到的是彩云,因此写道:“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刘禹锡也写白帝城,他看到的不仅是彩云,还有锦浪,因此写道:“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唯有杜甫,登上白帝城,看到的不是彩云,也不是锦浪,而是遍地疮痍,满目凋敝,是十室九空的荒村,是饿殍遍野的荒原。于是,又悲从中来,痛哭一场。

他写“三吏”,便叹老妇从军,哀“中男”守城,嘱边将谨慎。走到哪里,便把忧心带到哪里;看到什么,便把泪眼注视着什么。

他写“三别”,便怨“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悲“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问“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新婚的夫妇令他伤感,垂暮的老人使他揪心,无家可归的人让他忧虑。

春天他写《春望》,“国碎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生机勃勃的草木也披上一层悲凉的色彩。

秋天他写《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使鲜红艳丽的枫林也蒙上一种萧杀的气氛。

看到雪,他写“愁吟独老翁”。天地之间,雪舞风回。失意落魄的柳宗元尚且“独钓寒江雪”,何杜甫如此自伤,孤老野叟却要悲吟雪中?

看到花,他写“感时花溅泪”。花本无情,何来泪水?命途多舛的苏东坡尚且“只恐夜深花睡去”,何杜甫如此自苦,春花华发竟还老泪纵横?

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杜甫要整日悲悲戚戚、愁眉苦脸?唐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朝代,怎么让一位姓杜的人整天忧心忡忡、愁肠百转?

当然杜甫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写过一首诗,叫《百忧集行》,期间有这样的句子:“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你看,杜甫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小孩那样天真活泼,童心未泯。他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在院子里奔来跳去。庭前梨树、枣树的果子熟了,他一天到晚不厌其烦地爬上爬下,有时就直接坐在树枝上,蹦着双脚,啃着果实。这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形象,活泼得让人无法不怜爱。如果此时你正好站在树下,对着树上大喊一声:“喂!杜甫,你怎么又爬到树上偷吃果子了?”,那杜甫肯定会对你扮个鬼脸,然后扔给你一个李子或枣子,让你也尝尝鲜。如果这时有一个雕塑家,塑一尊杜甫在树上采果子的雕塑,然后对你说:“这是杜甫。”你肯定不相信,你会说:“不对,那不是杜甫,那是孙悟空。”

可是杜甫为什么就不能是天真活泼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愁眉苦脸的呢?要知道,杜甫也是出生名门,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他的祖父杜审言先后任过膳部员外郎和修文馆直学士,还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外祖崔家更是曾和皇室通婚的大士族。杜甫非但家学渊源,而且聪明早慧。七岁就会作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壮游》),与文士们交游酬唱。因为从小天分就高,再加上勤学,书画音乐、骑马试剑便无不通晓。这时,他的家境还不算坏,人又自负才华,因此胸怀大志。武崇远祖杜预,文慕祖父审言,年才十九,便有“四方之志”,北渡黄河,始涉郇瑕(山西猗氏),次岁南游,遍于吴越。这初期三四年的漫游,使他见识到了许多事物,觉着自己学问更高,眼界日广,取功名如拾草芥,如何能不轻狂?

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遍历祖国名山大川。虽然这期间他落过第,结过婚,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历生活,何况在他33岁时,忽然在洛阳遇见李白,后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这位青莲居士,这位名震天下的大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除了与李白在一起樽酒论文,同榻论诗而外,还同到梁(开封)、宋(河南商丘)去寻采瑶草,还深入到道家圣地王屋山上的清虚洞,意欲寻仙修道,采取灵药。可是他们想参拜的有道之士华盖君并未成仙,却像凡人一样死了。李白于是对杜甫说:“完了完了,连华盖君都成不了仙,我们肯定也成不了,还是回去吧。”于是他们才不得不走回头路。他们虽然求仙未成,但他们的才华意气依旧飞扬,依旧上下古今不可一世。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际遇,为什么就不能天真活泼呢?可以说杜甫35岁以前,都还是一个裘马轻狂的青年。

可35岁以后为什么忽然就变得忧郁起来呢?情况大概是这样的:35左右,杜甫到长安求取官职,因为35岁的人毕竟不是小孩了,不能整天到处逛荡。那时杜甫还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所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就是他当年的内心写照,凭借自己的才干,他试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自己的宏愿。可是,事与愿违,当时朝廷权柄由奸相李林甫等人把持,有识之志根本难以入仕。而大概是在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生活因此突然变得很艰难起来。而在这之前不久,他最敬爱的姑母也去逝了(杜甫幼年失母,主要是姑母带大的),这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而此时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他又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玄宗极赏识他的文才,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种种努力都化为泡影,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伙同杨国忠以及杨氏弟兄姊妹,西奔四川。不久长安即被攻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几近处死。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公元759年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在他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暂且安身。那处草堂,虽然今日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占地24公顷,富丽堂皇,宏伟壮阔。但当年那处草堂,却实实在在只是一座草屋,还时常被大风卷走屋上的茅草。读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处境。但就是这样一座草屋,杜甫也不能长住下去,因为不久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只好举家离开成都。后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杜甫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四处飘泊,寄身于一艘破船上,来往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770年冬,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至此,我们大致弄清了杜甫的生平,也大致可以推测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由“安史之乱”始。

但是,在唐朝,亲历“安史之乱”的不只杜甫一人。李白也经历过,但他照样“花间一壶酒”,照样“举杯邀明月”;还有皇帝老儿,还有众多的王公大臣,还有近两千万的黎民百姓也都经历过。为什么就只有杜甫特别忧虑深重,特别愁怨满腔呢?

这得从杜甫的思想说起。

大家知道,咱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表面上好像纷争不断,庄子甚至常常编故事来讥讽孔子,但这两派的思想核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的重视,只不过道家比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但是后来儒家思想还是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因为根据当时的地域特征,再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群体的利益肯定要大于个体的利益。比如抵御外族的侵略,对付黄河的泛滥,发展农业生产等等,靠得都是群体的力量,个人肯定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重视群体利益的儒家思想就占了上风。

杜甫就特别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前面说过,杜甫出生名门,有良好的家教氛围,儒家思想深深地扎进杜甫幼小的心灵,使得杜甫小小年纪便有了悲悯之心。只不过杜甫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无所忧虑,国家又强盛太平,所以悲悯之情没有突显而已。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杜甫的悲悯之心一下就被激活了。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就突出了其道德含义突出了他的思想内涵,这就等于在告诉人们,杜甫不但会写诗,他还具有圣洁的心,悲悯的情。